• 禅修静定|录音
  • 查看文字
  • 返回

  • 禅修静定

    >>JD1 释义阐述
    >>JD2 善观无常
    >>JD3 沉着冷静
    >>JD4 静心净念
    >>JD5 修持定力
    >>JD6 都摄六根
    >>JD7 境随心转
    >>JD8 如如不动

    JD1 释义阐述

    >>♪03154♪ JD1.01 禅修:就是用智慧来修自己的心
    >>♪03155♪ JD1.02 心灵法门修“自然禅定”的方式
    >>♪03156♪ JD1.03 “禅定”“三昧”“正受”
    >>♪03157♪ JD1.04 入定和禅定的区别
    >>♪03158♪ JD1.05 禅定的动和静实际上讲的是你的心
    >>♪03159♪ JD1.06 禅心:心定得下来就是禅,妄心不动就有禅

    JD2 善观无常

    >>♪03160♪ JD2.01 有常者必无常,富贵者必不久
    >>♪03161♪ JD2.02 烦恼、杂念多,要用“四念处”来观想
    >>♪03162♪ JD2.03 世界迷惑颠倒,香臭不分,人宁愿相信谎言
    >>♪03163♪ JD2.0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无常,只有因果
    >>♪03164♪ JD2.05 人道无常,人都总会反反复复,没有常性
    >>♪03165♪ JD2.06 人会常变,要有定力才会产生慧力
    >>♪03166♪ JD2.07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行菩萨道

    JD3 沉着冷静

    >>♪03167♪ JD3.01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不要怨天怨地
    >>♪03168♪ JD3.02 沉着就是不执著,冷静就是遇事不着急
    >>♪03169♪ JD3.03 时刻想着自己是菩萨,就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03170♪ JD3.04 看到事物的本质,心就能沉下来
    >>♪03171♪ JD3.05 遇事要冷静,智慧最重要
    >>♪03172♪ JD3.06 “以静制动”能化解烦恼、怨恨
    >>♪03173♪ JD3.07 业力来临的应急措施:闭关式地冷静下来
    >>♪03174♪ JD3.08 遇事无法冷静,说明看这个世界还以为是真的

    JD4 静心净念

    >>♪03175♪ JD4.01 静观,心门关上看世界,一切都看成是假的
    >>♪03176♪ JD4.02 意念是行为的前兆,克制意念属于高境界
    >>♪03177♪ JD4.03 不受五欲六尘所染,心就能清静
    >>♪03178♪ JD4.04 学佛人心要定得下来,是是非非不要往心里去
    >>♪03179♪ JD4.05 守住意念,如履薄冰,严于律己,克己复礼
    >>♪03180♪ JD4.06 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用心来控制意念
    >>♪03181♪ JD4.07 心静不下来的人修不好心,要坚决改毛病

    JD5 修持定力

    >>♪03182♪ JD5.01 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
    >>♪03183♪ JD5.02 寂定于心:把心归拢,摒弃杂念,归于寂灭
    >>♪03184♪ JD5.03 修定力的方法——数数数到冷静下来
    >>♪03185♪ JD5.04 增加自己的定性要靠守戒
    >>♪03186♪ JD5.05 精进与禅定成正比,守戒才会有禅定
    >>♪03187♪ JD5.06 定力不够就是缺少戒律
    >>♪03188♪ JD5.07 数息观来对治散乱的心
    >>♪03189♪ JD5.08 多散众生数息观,通过留意呼吸集中精神

    JD6 都摄六根

    >>♪03190♪ JD6.01 六根不干净就会看到六尘
    >>♪03191♪ JD6.02 眼界与意识界,眼不见为净,意念不要乱动
    >>♪03192♪ JD6.03 达摩祖师禅语了悟:听心声,不听五欲六尘之声
    >>♪03193♪ JD6.04 “都摄六根”,让六根没有感觉
    >>♪03194♪ JD6.05 去除六根意识,不要把人间事情看得太重

    JD7 境随心转

    >>♪03195♪ JD7.01 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
    >>♪03196♪ JD7.02 “心不随境转”,戒后生定,定则生慧
    >>♪03197♪ JD7.03 在五欲六尘中沉沦,心怎么能不随境转
    >>♪03198♪ JD7.04 境转而心不转的含义

    JD8 如如不动

    >>♪03199♪ JD8.01 如如不动:外界再怎么转,心不转,随缘而静
    >>♪03200♪ JD8.02 “如如不动”和“定力”之间的关系
    >>♪03201♪ JD8.03 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03202♪ JD8.04 心动会伤害自己,要如如不动
    >>♪03203♪ JD8.05 如如不动就不会犯戒
    >>♪03204♪ JD8.06 境界如如不动的概念与恶劣环境下的修持

    ♪03154♪ JD1.01 禅修:就是用智慧来修自己的心

    ♪03154♪ JD1.01 禅修:就是用智慧来修自己的心

    Wenda20141109A 46:07

    男听众:台长,能不能开示一下什么叫“禅修”?说禅修可以带来健康和快乐。

    台长答:禅修,用简单的白话讲就是“非常安静地修”。安静地修就是禅,禅实际上可以变化,或大或小,有形无形,有礼有节。实际上禅这个东西就是中国人讲的“禅”,禅在变化当中,比方说在争吵当中你突然间不讲话了,这就是禅。比方说你今天身体不好了,突然之间你一下子变了很冷静,“我以后应该想出一个什么方法来让自己的这个身体好”,也叫禅。禅实际上千变万化,禅修就是用智慧来修自己的心。禅就是一种智慧,中国人讲的禅文化就是一种禅的智慧。比方说碰到事情能够想通,就是一种禅。不是说一听到禅就是打坐,很多人以为禅修就是打坐,禅修就是用智慧来修自己的心,来学佛(不是专门一种门派?)禅修是有门派,禅宗是有的,但是这个禅文化整个对中华民族来讲是一种优秀的智慧的文化。不是完全说禅修就是禅文化,不是这么说。(好的,谢谢台长开示)

    ♪03155♪ JD1.02 心灵法门修“自然禅定”的方式

    ♪03155♪ JD1.02 心灵法门修“自然禅定”的方式

    Wenda20170526 01:15:57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三册第八篇开示过禅定,您说:禅定是一种高深莫测的修行方法。在佛法上讲,禅定叫大三昧光明云。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出偏差。现在很多同修自感到修到一定的境界和阶段了,就想修禅定,然后就开始通过其他方法或者拼命地度人等方式想达到禅定的境界。请您就这个现象开示一下,我们修到什么程度才能追求这么高深的境界,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忽略了基本的修心修行?

    台长答:其实这是另外一个法门的高境界,禅修境界。但心灵法门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入定,什么叫入定?比方说我们坐在那里念经,我们不要单盘也不要双盘,如果我们心灵法门的人念经念到后来心花怒放,开心得不得了,坐在那里能够想到全世界,能够想到怎么样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境界超脱人间,不跟人家争,不跟人家斗,不跟人家抢,不跟人家闹,我问你,你是不是开大三昧了?(对,得智慧了,大智慧)形式不一样,明白了吗?你坐直升飞机到那个地方,我坐普通飞机到那个地方,都是到那个地方(我们修心修行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去修,不要过高地去追求某些境界,就是还没有达到……)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心灵法门已经修得这么高了,你突然之间看见人家法门这么高的位置有这个方法,你就进入另外一个法门的这个方法来修更高境界,你本来爬一座山已经爬了半山腰,很高了……心灵法门也有自己的修法,就是一直念经念下去,念到后来自然禅定。禅定不是属于某一个法门的,禅是属于一种智慧。但是你在这山望着那一山,所以有句话叫“这山望着那山高”,“哎哟,这个山高啊,这个方法好啊”,一下子再下去,再重新跑到人家山上去,我现在举例子非常形象,你听懂了吗?(明白)可能人家的法门修到这个境界他不容易走偏差,而我们因为开始没有走人家的基础,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材料做不一样的房子啊。

    ♪03156♪ JD1.03 “禅定”“三昧”“正受”

    ♪03156♪ JD1.03 “禅定”“三昧”“正受”

    Wenda20160108 01:03:40

    男听众:您曾经在《白话佛法》里讲过禅定、三昧,“三昧是梵语,称作为正受”,请师父开示何谓“正受”?

    台长答:正受,就是说你在人间不管做什么事情,三昧就是一种智慧,禅定也要有智慧。否则那个人坐在那里打瞌睡也叫禅定?所以师父经常讲他们的,入定了叫“昏沉大定”,你不叫禅,禅是有智慧的。三昧就是进入一个另外一个境界了,已经修成另外一个境界了,所以你刚才说的正受,很简单了,就是说你不管在人间接受什么东西,你也要用正信正念。正受什么意思?什么东西你能够接受下来的,必须要正的,邪的东西不要去接受它。比方说我请你吃顿饭,然后你帮我做件事情,你帮我去偷一样东西,你说你这顿饭能吃吗?你受到了就是邪了,邪魔了,邪的东西上身了,明白了吗?(明白。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

    ♪03157♪ JD1.04 入定和禅定的区别

    ♪03157♪ JD1.04 入定和禅定的区别

    Wenda20131213 01:20:29

    女听众:入定和禅定有什么区别?

    台长答:禅定,是通过某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心定下来,通过“禅”。禅是什么?一种寂静,一种用佛的理念让自己的身体、血液、肉身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人会定下来,这叫“禅定”。“入定”是什么?就是把心定下来,是人间修为法。一个是通过佛学的修为法(那我们入定时会不会魂魄出去啊?)会啊,所以不要入定,我从来不叫你们打坐的。情愿自己修自己的,也不要有偏差。因为“入定”很多人会进步快一点,但是冒一定风险。

    ♪03158♪ JD1.05 禅定的动和静实际上讲的是你的心

    ♪03158♪ JD1.05 禅定的动和静实际上讲的是你的心

    Wenda20180608 22:50

    男听众:师父,磕头拜菩萨的时候要动中有静,坐着念经就要静中有动,是这样吗?

    台长答:动和静实际上讲的是你的心。我问你,心可以不动吗?你坐在那里心动可以吗?(一定动了)好了,明白吗?(这样可以理解为禅定吗?如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对,就是啊。比方说,你的身体动了,心没有动,那也可以,那是外心和内心的区别;还有一种,是你的内心如如不动,外心在动。“外心动”是什么?你耳朵听着外面的声音(明白)内心动和外心动都有讲究的。内心,是观自己的内心;外心,就是看外心,实际上讲的就是对外尘所染、所感悟,就是外心,明白了吗?(明白。我们天天都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念经和拜菩萨,时间长了就很容易解脱心中的杂念和烦恼,我的理解对吗?)对啊,完全正确。

    ♪03159♪ JD1.06 禅心:心定得下来就是禅,妄心不动就有禅

    ♪03159♪ JD1.06 禅心:心定得下来就是禅,妄心不动就有禅

    Wenda20170806B 52:49

    台长语:禅心似动非动。禅就是一种稳定的智慧,不贪不求,心定得下来就是禅。心是什么?心会妄动,心会乱想,所以要锻炼自己的心定得下来,你就有禅了。禅就是拥有智慧的稳定,因为智慧来自于佛陀、观世音菩萨和佛法理念,所以在理念当中善念越多,善心越多,你就会在心中去转换这个人心的恶念,你心中的恶念就会少。你们去看,越善良的人你跟他越谈得来。

    JD2 善观无常

    JD2 善观无常

    ♪03160♪ JD2.01 有常者必无常,富贵者必不久

    ♪03160♪ JD2.01 有常者必无常,富贵者必不久

    Wenda20171231B 47:53

    男听众:佛陀说世间有四件事情不能永久保存,请师父开示。第一,有常者必无常。如何理解?

    台长答:人以为自己活在世界上很长的,哪个事情长的?(没有)小时候你还以为这个桌子是你的呢,过去第一个上班的地方,以为这个办公桌是你一辈子的,有常吗?换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是的。第二,富贵者必不久)想想看,富贵的人哪有久啊?富不出三代(真的是这样。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好好地……)没有功德。你自己这一代吃喝嫖赌、吃喝玩乐,你孩子怎么能受到庇荫?(对,明白了。第三,会合者必别离)就是分离、别离,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是。第四,强健者必归死)我问你,你身体再强健,会死吗?(有老去的一天)身体好得不得了,有什么用?最后总是一个“死”字,谁都逃离不了的(佛陀说这四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常,都是短暂的,没有长久。是这样吗?)对。你不要以为这个人身体好得……照样要死。佛陀告诉你们就是这样的。“哎哟,他跟我要好得永远不分离了”,佛陀告诉你,必分离。就这么简单(明白了)

    ♪03161♪ JD2.02 烦恼、杂念多,要用“四念处”来观想

    ♪03161♪ JD2.02 烦恼、杂念多,要用“四念处”来观想

    Wenda20180916B 42:38

    女听众:师父讲过“四念处”,我最近感觉自己有很多烦恼,有很多心结。如果做观想,是要做什么样的观想?要“观心无常”吗?

    台长答:“四念处”的话,你要观,要稍微动点脑筋的。像你这种都是杂念,你怎么“四念”啊?(那我要怎么修?)先自己安静,叫“禅坐”,不是打坐(让自己静下来,是吗?)对啊,最简单的就是不要去想。“四念处”里边你选一个吧(嗯,“观心无常”?)这样吧,你观两个: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好的。师父,能具体讲一下“观心无常”吗?)“观心无常”就是你知道这个世界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有什么烦恼?今天不开心,过两天开心了;今天这么开心,过两天又不开心了(明白。师父,那我就经常要做这样的观想,是吗?)对啊,难受的时候经常想想“过两天会好的”(好的。师父,能开示我几句吗?)就是小男孩性格,倔得不得了,冲得不得了,你这种人能顺利的?(那要怎么办呢?)“那怎么办?”改!女人多做点女人相出来,平时要多温柔一点,慈悲一点。观世音菩萨明明是男身,还要化成女身来救我们,为什么?(就是慈悲)你慈吗?(我不慈)你悲吗?(不悲)所以你不慈不悲,你能干什么?(对不起,师父)

    ♪03162♪ JD2.03 世界迷惑颠倒,香臭不分,人宁愿相信谎言

    ♪03162♪ JD2.03 世界迷惑颠倒,香臭不分,人宁愿相信谎言

    Wenda20160408 50:41

    女听众:师父,为什么现在的人宁愿相信谎言也不愿意听真相呢?这是不是脆弱的表现?

    台长答:这是世界在迷惑颠倒当中,所以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么萧条,走衰亡之路,实际上跟人心有关系的。人香臭不分,把臭的当成香的,把香的当成臭的,所以很多人才会迷惑颠倒(对,就是喜欢听好话,不愿意听……因为有些真话不太动听的,是吧?)嗯。

    ♪03163♪ JD2.0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无常,只有因果

    ♪03163♪ JD2.0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无常,只有因果

    Wenda20170430B 01:05

    男听众:师父,我们墨尔本的那位师兄让弟子一定好好谢谢师父。她昨天跟师父通完电话,心结解开了,脸上的表情变得跟原来一样了,乐呵呵的,跟同修有说有笑了。一切都是菩萨最好的安排。这个月,这位师兄的一对双胞胎胎停,没有保住,这位师兄难过了好一阵子,想不开,伤心难过。感恩师父慈悲,告诉她孩子是来讨债的,如果顺利出生,男孩子会得唐氏综合症,女孩子会有缺陷;也感恩师父告诉她八月以后会有一个女儿。现在这位师兄心结和烦恼都解开了。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慈悲。

    台长答:你要叫她吃全素(她吃全素了,师父)现在末法时期,吃全素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代表一个人的心。他身上干净不干净,他的身体和灵魂都是有关系的,一个人身上不干净的话,你说灵魂怎么会干净呢?(对对。师父,有的女同修怀孕,孩子突然没有胎心了,她特别伤心。其实她不知道是观世音菩萨慈悲,让这个讨债的提前化掉了,如果生下来也许会有许多疾病,让她为这个讨债的孩子操心、花钱。是这样吗,师父?)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曾经跟你们讲过一个故事,你以后可以把这个故事告诉人家。古时候有一个农村的中医,非常善良,帮人家看病看得非常好,人好得不得了,而且修桥铺路。但是他三个儿子都有毛病,一个瘸腿,一个不会讲话,还有一个脑瘫。他就天天求。最后,一个儿子被雷劈死了,一个掉在水里淹死了,还有一个着火的时候烧死了。全村的人都为他祈祷说:“哎呀,老天怎样不长眼啊?这么好的一个医生,这么善良,修桥铺路,帮人家看病不计报酬,为什么把他三个儿子都弄走了?”后来他太太梦到天上降下三个麒麟,菩萨在梦中告诉他太太:“你三个儿子是因为你的前辈子祖上缺德,让他们这辈子来讨你们家的债。因为你们做了这么多善事,所以天上降下三个真的麒麟,把他们业报提早报完,让他们走了,否则会把你们家全部的债讨完,而且把你们的命还弄掉。”就是等于他们来要债,提早要完走了。世界上很多事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白了。师父,其实根本原因是她学佛修心,菩萨看到了未来,所以菩萨慈悲化解,孩子就没有胎心了,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是不是这样?)这个问题我要看图腾的。你这个解释针对某一件事情我并不苟同,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世界上只要有因就有果,并不是指她这个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人拼命想追求的事情,菩萨有时候不给你,实际上是好事。我举个简单例子,我看到这个案例的,有一个人跟着现在一个出事的官员很长时间。官员贪污,不停地想把东西给他,本来他非常想拿,因为他太太跟丈母娘都念经,后来他就要不到,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官员后来不喜欢他,把他降职了。现在这个官员出事,一连串的人全部出事。他成功了,反而升到这个官员的职位。你有时候不知道……当时领导给你这么多的东西,你哪能不要啊?你哪能不开心啊?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你看不到未来,你不知道的。就像很多人说:“飞机都准时起飞,谁都上去了,怎么你拉肚子就上不了飞机啊?”好了,失事了,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啊!(明白了,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03164♪ JD2.05 人道无常,人都总会反反复复,没有常性

    ♪03164♪ JD2.05 人道无常,人都总会反反复复,没有常性

    Shuohua20130628 23:48

    女听众:像您刚才说的,我们有时候心里会很想得通,但有的时候突然间就想不通了,明明就是同一件事情。为什么我们人会如此反反复复的,没有常性?

    台长答:这就是人的毛病。因为人本身是生活在这种无常的世界里(噢)所以菩萨为什么说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空间是无常的?无常就是没有长久的,所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嘴巴里说得再好,也是没有长久的。就是说再感动的人,时间长了也会对他不好的。所以夫妻就会产生这个问题,孩子跟父母亲也会产生这个问题。因为人会变,所以人的心就叫无常心(明白了,谢谢师父。接受这样一种我们人的本性的毛病,再不断地去改正它)对了。没有办法,因为你到了这个地方,你就接受它的这种根性。因为你是人,你到了人间有了肉身,就一定会生老病死。但是你如果用肉身在修为的当中,能够用境界脱离了你的肉身的这种缠绵,那很快你的境界脱离了,你的肉身也会脱离。这个是很高的理论,明白了吗?(明白了。每天多看一篇《白话佛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境界)对,非常重要。你要看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都很好,一册比一册好(明白了,谢谢师父!)

    ♪03165♪ JD2.06 人会常变,要有定力才会产生慧力

    ♪03165♪ JD2.06 人会常变,要有定力才会产生慧力

    Shuohua20130823 21:47

    女听众:感觉在逆境中修心比顺境中修心,心更诚,也更能精进。在顺利的时候经常就有一种惰性,念经也比较浮躁。

    台长答:这就是人,人和菩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容易受到时间的影响,所以人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而影响他自己的修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人会常变。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变,他就是佛,如果人经常变的,他就是人,就是众生。你去看越是变的人,越会倒霉。比方说,家里不变的话,是不是家里比较稳定啊,家里经常吵架的话,你不稳定,是不是就麻烦了?你生活在一个爸爸妈妈离婚的家庭当中,那你说说是不是你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一种不安定的环境当中?然后到你自己了,你又开始不安定了。没有几个变得好的,都是越变越糟糕的。比方说很多人换单位也是的,换到最后还不如第一个呢。你换老公也是的,换到最后还不如嫁的第一个老公。这就叫道理啊。因为这种东西要靠自己的智慧在世界上活着的。有时候你要知道,一个人能够坚持,能够稳住,他就是一种定力,所以为什么“定力”之后就会产生“慧力”呢?你有智慧了,有智慧你说什么事情办不成啊?就是因为你现在定力不够,所以你就没有智慧。举个简单例子,经常摇摇晃晃、左摇右摆的,今天这个点子,明天那个点子的人,你说这个人能够发大财吗?这个人事业上、各方面的仕途上,他会好吗?他大不了就是人家说这种销售员,嘴巴去吹好了、去卖好了、去搞好了,天天变,这个不行找那家。人家有本事的人一两家就稳到今天,跟人家关系搞搞好,人家稳到今天(只能用“定”去克服这种变)定力是最重要的!女孩子也好、男孩子也好,年轻人我不大喜欢,我喜欢年纪比较偏大的,他们不容易变啊!像身份证一样的,你在50岁之前的话都要叫你换的,50岁之后你的脸不会变了,基本上这个脸到底了。年轻人会变脸啊,所以感情也会变,生活也会变,什么都会变,你谁靠得住啊?现在年轻人靠得住吗?你们小青年谈恋爱,今天说海枯石烂心不变,明天又去跟他海枯石烂了(当修行的诱惑特别多,难度很大的时候,那是不是如果能定下来的话,他的收益和功德也是更大的?)那当然了。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刚刚开始念经的时候,能定下心来,好好地念经,那是多大的收益啊!所以当一个人刚刚开始念经的时候,菩萨都来的,因为他纯啊,他心诚啊!“菩萨你救救我啊,我好好念经了,我开始了。”所以为什么师父经常跟你们讲:“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仗着佛卖钱。”

    ♪03166♪ JD2.07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行菩萨道

    ♪03166♪ JD2.07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行菩萨道

    Wenda20180128B 06:18

    男听众:末法时期,时间真的很紧急,从发现病症到手术这天,短短两个星期,我们就失去了这位师兄。如果这种情况,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些什么呢?除了念经、许愿、放生。

    台长答:注意时间,好好地把时间保护好,每一分钟都要脑子里有菩萨,每一分钟都要有佛,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脑子里时刻想着“我今天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功德,我今天做这件事情有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天天想,做一件事情……像师父现在在做的事情,我就是在弘法,对不对?你今天哪怕是种个菜,去拿个东西,说“我这是做善事”,脑子要想,“我这事也是跟佛法有关系的”,就要这么想,不停地想(明白。所以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要以菩萨的方面去想,对不对?)对对对(我们要好好跟师兄们一起分享分享,叫他们多注意,在新的一年,每个人都要注意弘法念头,全部行为都要改好自己)对,就是时刻要提醒自己,“哎呀,我今天看电视又浪费时间了,我应该做菩萨的事情,我不应该这么看的,我浪费时间了”,就这样的。讲得不好听一点,你哪怕在洗脸的时候要想“快点洗,我马上要念经了,否则我洗脸都是浪费时间”,就是这样的(明白。师父,除了念经、许愿、放生,阅读《白话佛法》算不算是我们必须注重的一个环节呢?)要的。现在我告诉你,《白话佛法》是许愿、念经、放生的基础,我今天明确告诉你们,你现在学心灵法门,你想用这个三大法宝,如果你不会《白话佛法》,你就没有了基础,你做这三个做出来就效果不好。为什么很多人用这三大法宝不灵啊?没有佛法的基础,你就修不好心,你就不能许好愿、放好生、念好经,听得懂了吗?(听得懂。所以阅读《白话佛法》是不是提高了我们自身的境界,使我们的念经、许愿、放生的效果会提高?)对啊。

    JD3 沉着冷静

    JD3 沉着冷静

    ♪03167♪ JD3.01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不要怨天怨地

    ♪03167♪ JD3.01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不要怨天怨地

    Wenda20151220B 18:18

    男听众:师父,您在马来西亚开示过这么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就是缘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来指导我们学佛修心修行而不出现偏差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台长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说叫人不要去怨,不要去怨天怨地。其实这个世界上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们经常讲的,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个缘分,今天你有这个缘分,你要珍惜。实际上你珍惜了,这个缘分就成熟了;你不珍惜,这个缘分就不成熟。比方说今天人家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你珍惜他了,就是成为一个很好的朋友,你都不知道今后将来他能帮到你多少;如果你不珍惜,可能这个朋友就没了。所以当你自己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好安排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珍惜,你会珍惜跟朋友的感情、人跟人之间的感情。然后你会珍惜每一个地方,“我不要轻易离开,我不要轻易离开这个法门、轻易离开学佛……”所以这一切都是一个最好的安排。为什么很多人说“我现在学到佛法了,我开悟了,我明白了,这是我最好的安排”,因为他知道,他还有一点时间可以让自己的一生转危为安,他不会在人间的这种污泥浊水当中沉沦和堕落。所以只要开悟,就是叫“返璞归真”;只要能开悟,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把一切都视为这个世界就是最好的。今天给你吃的饭,突然之间大家都在抢,你不抢,最后你就没有吃,而且呢……上次有三百多人的一个食堂,后来都是食物中毒,有好几个人就不跟人家抢,抢到后来菜都没了、饭都没了,他没吃,出去买面包,人家都中毒他就没中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今天让你婚姻失败了,也是最好的安排。“为什么我这么倒霉还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让你知道人生苦,人身难得啊!台长13岁的时候母亲就走了,在1岁到13岁的时候我也是享受着天伦之乐,也是开心得不得了,我觉得自己也是……从来就觉得人间没有什么苦的,非常地开心、享受的。等到妈妈一走之后,我就觉得这么爱的人走掉了,觉得这个世界是无常的了。你说说看这个不也是最好的安排吗?如果不是从小就懂得这些道理,今天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去弘法度人的人呢?对不对啊?(对)当时如果人家跑过来一个人说“你妈妈死了,这是最好的安排”,你可能要抽他,对不对?(是啊是啊)但是你自己反过来想想,这不是最好安排吗?很多女的一辈子被这个老公抽啊、弄啊、抢啊……就是在家里吃苦,她就忍耐忍耐,她一直想“这是很苦的,这也是一个安排”。结果到最后老公跟她离婚了,她又说“这是最好的安排”。没想到她这么老实的一个人、这么好的一个人,就是她老公边上的一个男朋友一直喜欢她、看上她,等到她老公跟她一离婚之后,他就娶了她,他们就过上幸福生活,那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排吗?(哦,明白了)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去找巫婆,走火入魔了,如果不走火入魔他会找到台长的?对不对?(是啊)他找了巫婆,好了,鬼上身了,他才知道“哎呀,卢台长救救我”,那他找到台长之后不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吗?呵呵(是的,真的是这样。我自己如果今生不遇到台长,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你钱不掉过的话你从来不知道怎么样当心点皮夹子的,你要不是动个小手术把你的阑尾拿掉,你还不知道人要开刀吃苦头呢(是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呵呵(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68♪ JD3.02 沉着就是不执著,冷静就是遇事不着急

    ♪03168♪ JD3.02 沉着就是不执著,冷静就是遇事不着急

    Wenda20141109B 01:44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里面提到沉着、冷静,请师父再开示。

    台长答:沉着、冷静都听不懂啊?沉着就是不要执著,沉着的人他不会执著,执著的人不会沉着(师父在《白话佛法》里也提到冷静,是不是我们在度人的时候需要冷静?)怎么样,你跑过去跟他打架啊?“你信不信啊?心灵法门你信不信啊?”你这不叫冷静,听得懂吗?(懂)冷静就是好好跟人家讲,人家就算讲出来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你也好好跟人家讲,这叫冷静,碰到什么事情不着急(对)

    ♪03169♪ JD3.03 时刻想着自己是菩萨,就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03169♪ JD3.03 时刻想着自己是菩萨,就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Wenda20151101A 56:47

    男听众:师父,碰到事情我们经常会着相,执著在事物表象不能自拔。请问如何可以像师父一样,凡事都可以从因果、缘分角度考虑,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呢?

    台长答:很简单,时刻想着自己是菩萨,时刻想着自己是佛,时刻想着我今天所做的,我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像菩萨,像佛一样地活在这个人间,我今天在人间不是为自己活着的。是佛、是菩萨,你做一件事情,马上第一个意念跳出来“我是佛、我是菩萨”。你怎么会做错事情呢?比方说,你一个男的看见一个女孩子动心了,你马上脑子跳出来“我是菩萨”,你说你还敢动吗?(是啊)今天电脑板上有黄色的这种吸引你的这种文章或者这种图画出来了,你第一个脑子跳出来“哎哟,我是菩萨”,你说你还敢看吗?其实就是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什么话讲的,不能做错,如履薄冰。实际上师父跟你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讲老实话就是严于律己。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70♪ JD3.04 看到事物的本质,心就能沉下来

    ♪03170♪ JD3.04 看到事物的本质,心就能沉下来

    Shuohua20131115 25:0

    女听众:因为现在社会比较复杂,有很多诱惑,像您说的“闭门就是空”,我们该怎么去做?让自己的心能够沉下来,好好修心,好好念经,好好学佛。

    台长答:看到事物的本质,心就能沉下来。比方说你现在非常贪,很贪吃的,你想一想,你今天吃了,明天就忘了,今天少吃点多吃点不是一个概念嘛;比方说你今天非常贪女人的,你就要想一想你的兄弟姐妹,再想想女人可怜不可怜。那些强奸人家的男人都是禽兽,都是畜生,他根本没有想到人家女孩子多可怜,浑身都是病,妇科病,比我们男人还要多,你要这么去想的。你再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这里面精啊血啊肉啊,如果没一个脸的话不就是一个骷髅头吗?你这么想到底的话还会去做那些恶事吗?还会去跟人家搞那些事情吗?(不会的)对了,看什么事情要看到底。你今天说我一定要贪一样东西,你就想一想,等你贪到了就没了。我们小的时候为了贪一样儿童玩具、贪一辆车,我们拼命地要天天哭,最后父母亲给你买了,一个星期后火车轮子都拆光了,连方向盘都拆下来,最后到哪里去了?追求的东西是空,你想到空了,你就不会再去追求了。

    ♪03171♪ JD3.05 遇事要冷静,智慧最重要

    ♪03171♪ JD3.05 遇事要冷静,智慧最重要

    Wenda20160205 01:12:08

    男听众:弟子给恩师台长请安!有一个同修平时说话语气有点慢,反应有点迟钝,可是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跳起来,不够定力和冷静。师父《白话佛法》中教导我们,碰到任何事情都要安详、平稳、安静,请问师父,如何做到平稳安静,而又不至于反应迟钝呢?

    台长答:其实反应迟钝的人,就是经常想不通的人,一个人脑子里经常想不通就会反应迟钝。所以你去看好了,血压高的人、发脾气的人,反应特别迟钝;你去看有智慧的人,他反应都是很快的。所以一个要念心经,第二要懂得佛理,第三要懂得人间的道理,“苦空无常”,什么事情都不是“跳”能解决的,你叫啊,跳啊,闹啊都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冷静,最好的方法要懂得怎么样来解决它,所以用智慧那是最重要的。那智慧怎么来的呢?要学戒律,少吃活的肉,少吃动物的肉,你就不会变得像动物一样蠢了。没有一个动物是不蠢的,“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对不对?(对,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72♪ JD3.06 “以静制动”能化解烦恼、怨恨

    ♪03172♪ JD3.06 “以静制动”能化解烦恼、怨恨

    Wenda20150109 01:04:21

    男听众:女同修对对象及对象的父母,最近经常会有烦恼、怨恨,不想见他们,像这种情况是同修修心不够,还是冤结业障所致,还是身上的灵性的原因?

    台长答:各种原因都会有。有的是跟爸爸妈妈的冤结,有的是她自己过于执著,还有的就是她自己本身的业障爆发,这种情况都有。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最好以静制动随缘,爸爸妈妈不讲,不要去度他,随缘,以静制动,“静”能制“动”,所以家里吵架,只要对方不响,慢慢地那个对方也不会吵了。

    ♪03173♪ JD3.07 业力来临的应急措施:闭关式地冷静下来

    ♪03173♪ JD3.07 业力来临的应急措施:闭关式地冷静下来

    Wenda20151023 24:18

    男听众:国家面对自然灾害时,会有紧急应急措施来将灾害损失降到最小。那业力来临时,我们往往会被业力牵着鼻子走。请师父教我们几招业力来临时的应急措施吧。

    台长答:业力来临时的应急措施,最好的方法,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把马上该做的事情往后推,就坐在观音堂里好好念经,就是闭关啊。所以你去看,很多法师被人家……风风雨雨的时候,他们应急措施是什么?他们闭关啊,闭关嘛没人讲他了,没人讲他过两天风平浪静了,他自己也清静了,重新再思考他过去做错的事情是对还是错,他自己冷静下来。实际上应急就是“冷静”,先要冷静,然后让别人不要关注你啊(明白了)“枪打出头鸟”嘛,你已经要倒霉了,你还要出来跳。有些人傻傻的,有些演员……我们讲那些演员吧,人家已经在讲你这方面了,还要拼命跑出来“我没有,哎呀,我告诉你,这个是不可能的……”那些记者就炒啊炒啊,八卦就出来了。你不讲么就好了,不讲就不臭啊,越讲越臭,粪坑越掏越臭啊,呵呵(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74♪ JD3.08 遇事无法冷静,说明看这个世界还以为是真的

    ♪03174♪ JD3.08 遇事无法冷静,说明看这个世界还以为是真的

    Wenda20160205 40:57

    女听众:对不起,师父!我忏悔,因为为了这件事情我真的发了很大的无名火,又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念经,跟菩萨说“请菩萨原谅”,心情还是不能冷静下来。

    台长答:不能冷静,就是说明看到这个世界还以为都是真的。你看看,你哪一天躺在床上要死了,你还会这么发脾气吗?(对对。对不起)好了。为什么不想到底?想到底这个世界都是假的。你今天发脾气,明天就过了,你不是神经啊?(是啊,我自己也是很辛苦,一直在强忍,可是忍不住)忍不住就出去走走;再忍不住,就自己想想办法,跟人家聊聊;再忍不住,到观音堂来念念经。都可以啊,方法千百条呢,对不对啊?(对对。谢谢师父)

    JD4 静心净念

    JD4 静心净念

    ♪03175♪ JD4.01 静观,心门关上看世界,一切都看成是假的

    ♪03175♪ JD4.01 静观,心门关上看世界,一切都看成是假的

    Wenda20140704 01:08:24

    女听众:台长您好,请您开示什么是“静观”?在生活的例子里、在同修之间、在共修会里面所发生的事情,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学静观?

    台长答:静观两个字有很多种,首先我问你,你是哪个静?干净的净,还是安静的静?(安静的“静”,观看的“观”)首先你要记住,它是一种修炼,这种修炼有点像自己内心闭关一样。静观什么意思呢?叫你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用你的心门关起来看,这就是菩萨的看法,叫静观。实际上就是说你把世界看成都是假的,明白了吗?(明白)这个世界你安静、静下来看,你会冷静地看事物,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你可以争可以抢的,因为它都是假的,是这个概念。所以学佛人如果安静地把自己心修好了,静下心来好好地观察这个世界,你就会觉得这个是一片虚无和一片空无所在的幻梦幻醒之中,全是假的(比如在共修会里面,有时候可能两三个同修之间有一些意见,那么其他同修是做第三者在旁观……)那这就叫静观啊?唉,你们真会瞎理解,这叫静观啊?(不是,不是,我们在旁边看的话,我们不参与,就是也不要去有什么想法,我意思是那些是他们发生的事,我们不去参与也不去讲,也不要有什么意见说这个对还是那个对,这是静观的意思吗?)首先我告诉你,看见别人有意见了,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自修,自修的人管自己,可以用这种方法静观,就是说静静地自己修自己的,冷眼看世界,这个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看见别人你会心里发笑“这个人还为名为利……”台长就是经常有时候看见人家在为名为利争的时候,我在边上想想真可怜,为了争一点点的名啊利啊,一句话马上脸会红起来了,真的很可怜。这些人在社会上,有时候一句话根本跟他没关系的,人家讲到他了或者带到他,让他自己感觉到“他是在讲我”——实际上完全不必去做这方面的遐想的嘛,他马上就脸红起来了,所以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他的心锁没打开,心门没打开,他安静不下来,所以他也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是虚幻的。所以要用静观来看,就是保护自己,自修自得,那么就阿罗汉果。还有一种看见人家在吵架,“我是菩萨,我来救人的,我不能让他们吵,我要让他们明白”,就跟他们讲:“你们现在先把意见放下来,大家先冷静一下,好好念几遍经之后,如果还想不通,你们再吵。”你看几遍经念完之后他们还会吵吗?听得懂了吗?要不要救人啊?(如果另外一种——在她们背后我们在讨论“刚才这个同修应该怎么样,这个同修不应该怎么样,这个同修不应该说这句话……”要是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没什么错,如果你本身不是带有恶意的,只是善意的让自己能够今后将来不要犯这些错误,你可以讲;如果你是有意地批评别人,那就不能讲。你自己心里明白为什么还讲给人家听啊?(OK)呵呵。                                                                                                                                                                                                                                                                                                                                                                                                                                                                                                                                                                                                                                                                                                                                                                                                                                                                                                                                                                                                                                                                                                                                                                                                                                                                                                                                                                                                                                                                                                                                                                                                                                                                                                                                                                                                                                                                                                                                                                                                                                                                                                                                                                                                                                                                                                                                                                                                                                                                                                                                                                                                                                                                                                                                                                                                                                                                                                                                                                                                                                                                                                                                                                                                                                                                                                                                                                                                                                                                                                                                                                                                                                                                                                                                                                                                                                                                                                                                                                                                                                                                                                                                                                                                                                                                                                                                                                                                                                                                                                                                                                                                                                                                                                                                                                                                                                                                                                                                                                                                                                                                                                                                                                                                                                                                                                                                                                                                                                                                          

    ♪03176♪ JD4.02 意念是行为的前兆,克制意念属于高境界

    ♪03176♪ JD4.02 意念是行为的前兆,克制意念属于高境界

    Shuohua20141128 10:13

    女听众:身业或口业方面我们已经刻意地去注意了,就是好多时候意念方面管不住,不知道怎么就跑出来了。

    台长答:那意业就是比较高境界了,因为你已经守五戒了,这五戒你看就比较低的,这五戒里没有意戒的,没有意念的。也就是说,这个最起码的要守五戒,那么意念犯点罪呢还好一点,毕竟它是意念当中还没落实到行动。比方说想去做坏事,结果没去做,这个还没有到行动上,但是在阴曹地府你已经属于犯罪了,犯戒了。最近网上有一个男孩子跟一个女孩子聊天,他就住在她隔壁,老想到人家房间里去。那个时候就叫犯意念,如果这个时候犯意念,学佛了把它克制住了不就好了吗?因为他不学佛,他每天想每天想,想到最后有一天跑到人家房间里去,猥亵人家了,接下来抓进去了,手铐铐进去了。他自己都后悔。神经病啊。就是说从思维到行为,是有个过程,但是你想不要有行为的话你首先不能有思维,因为思维久了也会有行为。所以你要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坏事,开始的时候就要特别当心。

    ♪03177♪ JD4.03 不受五欲六尘所染,心就能清静

    ♪03177♪ JD4.03 不受五欲六尘所染,心就能清静

    Wenda20160115 23:20

    女听众:师父,我们努力去做功德,很努力地去做,但是会不会因为缺少了平常心和平等心,从而容易出现贡高我慢和短期激进的情况?

    台长答:会的,这个都会的。短期激进嘛,讲老实话,刚刚叫“初始心”。很激动、很感动的时候:初始心,它会帮助你精进。但是到了后来慢慢慢慢初始心会没有了,那么就有点懈怠了,就不好好努力了。这种人很多很多,这种也是要好好防止,要当心的。明白吗?(嗯。也就是我们要好好的把我们的平常心和平等心揪起来,基本上这个情况就会减少很多,是这样吗?)对啊,对啊(嗯。有了其他几心之后,如果要是缺少了清静心,是不是难以在悟的上面有质飞跃,是这样吗?)是啊是啊。所以一个人把自己的心弄得安静、干净,“两jing”之后你当然会有飞跃的进步了(嗯。那么清静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我们什么样的状态就是有了清静心?很多师兄都这么安静地在家坐着,还有很多师兄也要面对外面的一些社会,会出现一些……)也要清静的,人不清静不行的。实际上你这些问题我在书上都有写的,你最好多看看,好吗?(好的)因为你要多看师父的《白话佛法》,每一个佛教的句子我都解释半天,好吗?(好的,感恩师父)总的来讲,清静心就是把自己的心不要受五欲六尘所染,那你就能清静了。你只要心跟着外界一起烦恼、一起狂躁、一起搞啊弄啊,那你这个心就永远不能清静。并不是说我今天很安静,你坐在那里很安静的话你心里定不下来,还在想东想西,还叫清静吗?明白了吗?(嗯)

    ♪03178♪ JD4.04 学佛人心要定得下来,是是非非不要往心里去

    ♪03178♪ JD4.04 学佛人心要定得下来,是是非非不要往心里去

    Shuohua20130524 02:29

    女听众:师父,你能不能给我提点意见啊?

    台长答:我看你就是左摇右晃,脑子有时候被人家讲得不清楚。有时候人家给你提供一些信息,跟你讲些什么话,不要完全当真的,而且很多事情讲到是是非非就不要往心里去,听得懂吗?学佛跟做人一样,学佛要干净,做人也要干净,你自己干净了,你就不怕人家讲了(记住了师父,我确实是这样的。最近,感觉自己好像心神不定,虽然每天都在念经,但是我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对,心神不定,心定不下来,人就静不下来,静不下来的人,就不容易清静,所以人要学会清静,就必须安静。

    ♪03179♪ JD4.05 守住意念,如履薄冰,严于律己,克己复礼

    ♪03179♪ JD4.05 守住意念,如履薄冰,严于律己,克己复礼

    Wenda20160108 01:12:27

    男听众:有师兄发现一个规律,晚上睡觉前意念如果清净的话,比如看《白话佛法》等,就很容易接到菩萨的气场,或做到飞起来的梦境;相反,意念一旦不清净,很容易梦考一塌糊涂,引来很大的业障。请师父开示几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守住意念呢?

    台长答:平时守住意念,就是如履薄冰,脑子永远不要放松。很多人很当心的,比方说这个女孩子她特别守贞洁的话,看见男人她就回避,明白了吗?(哦,明白)比方说这个人特别怕人家说他偷东西,他看见东西他就回避,凡是一看见东西……我们这叫“避嫌”。比方说这个人在钱的方面自己靠不住,看见钱他就跑开,对不对?这个人知道自己嘴巴守不住,看见人家一说闲话,马上离开,不要去听。那这就叫完全要自己克己,克制住自己,你才能恢复“克己复礼”。其实这个“礼”并不是代表礼仪,其实代表你所有做的事情。你要克住自己,你才能严于律己,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成。所以知道自己哪方面不对,就要开始学会避开哪方面的人和事,明白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80♪ JD4.06 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用心来控制意念

    ♪03180♪ JD4.06 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用心来控制意念

    Wenda20130111 09:27

    女听众:台长,您讲过十因法,因心归静和因意收念,您能稍微讲两句吗?

    台长答:因意收念,根据自己的意念来收取,把自己的意念收和放。比方说你这个意念出来是好的,你赶快放出去,意念不好的马上收住。举个简单例子,在马路上你看见“哎呀这个帅小伙子,哎呀我要是老公像他这样就好了”,一想“哎哟不对的,我不能这么想”,马上把它收住,“哎呀菩萨对不起”,一句七佛灭罪真言就可以了。如果你一看好的,“哎呀我真应该帮助他,哎呀我这个人真的,我做功德不够,我还要帮助他,我现在先去跟他谈一下”,那你就放。对不对啊?因意收念嘛(好的。那因心归静呢?)因心归静,因为你的心在想,你今天想的不好的凡心,马上就要用自己的意念来把它挡掉。比方说你心烦得不得了,“我怎么看见谁就心烦,我就不想跟谁讲话”,然后你用自己……因为你的意念当中出偏差了,你就心想,哎呀,用意念来控制这个心,用心来控制意念,都是一样。“哎呀我不应该这样,人家也是很可怜的,人家今天,大家跟我一样都是来上班的,我为什么看他看不顺眼啊,我自己也不好啊,也有人家看不顺我的眼的嘛”。你是不是就把这个意念改变了?(是是是)改变自己的意念,你的心不就收起来了吗?否则心就抛出去就乱伤人的。因为你要知道,你的意念不好的话,人家接下来跟你讲话,你会给人家很难听的话的,对不对啊?(是的)

    ♪03181♪ JD4.07 心静不下来的人修不好心,要坚决改毛病

    ♪03181♪ JD4.07 心静不下来的人修不好心,要坚决改毛病

    Wenda20150814 01:17:21

    女听众:有的时候我心静不下来,是因为我根基不好,还是因为什么?

    台长答:人间烦恼多,跟根基、跟自己今世的修为都有关系。一个心静不下来的人,修不好心的(对)像你一个女人“叽叽哇哇”的,我告诉你,根本成不了菩萨的。好好地改毛病,改到晚年自己城府越来越深,慢慢地很安静、很寂静、话少,整天就知道念经,那这样的话跟菩萨一样了,“不闻天下人间事”。你自己好好修了,你要知道心静不下来就是人间的事情想得太多了啊(因为我晚上看《白话佛法》,觉得好像心静不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境界提升很重要的一个阻碍,所以我就觉得……)境界提升不了你就修不成,求菩萨就不灵。我问你,人家跟你讲话,“哎,我告诉你啊……”心不在焉地这么讲话,你听得清楚吗?你是不是叫他“哎,慢点慢点”啊?人家跑过来慢慢地跟你讲,“这个事情你看看,我们能不能这么做?你看看,能不能帮我一下?”你说哪个听得舒服?(台长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不太能这么慢慢地讲)什么叫“不太能”?锻炼!改变!(我练练)什么叫“练练”?我告诉你,坚决改变。没有一样东西是一个人……过去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他最后犯罪了,抓进去了。到监狱里进去的时候还牛,还跟人家搞,最后呢?老老实实。我问你,什么不能改?(都能改)吃苦头才会改,说明你还没吃足苦头呢!(我不要再吃苦头了……我现在闻到佛法了,一定要改好自己毛病,不能再吃苦了)好好改毛病了(好好好)

    JD5 修持定力

    JD5 修持定力

    ♪03182♪ JD5.01 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

    ♪03182♪ JD5.01 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

    Wenda20180126 01:22:24

    男听众:《白话佛法》里提到“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台长答:对啊,你心浮动了,你不是觉得飘了吗?(对)心定的话,你就是净下来了。你定的话,你是不是净下来了?你要是净下来,你是不是得道了?乱七八糟的你能得道吗?(不能)你人定下来了才能得道(明白了)

    ♪03183♪ JD5.02 寂定于心:把心归拢,摒弃杂念,归于寂灭

    ♪03183♪ JD5.02 寂定于心:把心归拢,摒弃杂念,归于寂灭

    Wenda20170709A 31:17

    女听众:师父,上次您解释的《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二十篇,“实际上用心的人,做任何事情就是个寂静的‘寂’字。所以学佛,修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心修好了,他就能把娑婆世界的很多物质变为寂灭。”“师父给大家讲‘寂定于心’。寂是什么?就是寂静的寂,定于心就是要安静。一个修心的人如果能够安静的话,主要是从心开始出发的。为什么很多人修心修得不好?因为在生活当中他本身就是一个定不下心来的人。他想要寂静,他才能定下心来,所以叫寂定于心。我们说‘寂灭’,如果一个修心的人在心中能够定下心来,他的寂一定是很重要的。我经常问修心的人:‘你的心是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

    台长答:寂灭的意思就是说,你把心归拢起来,收在一起(对)把心收起来,不要太散乱。你看很多精神不好的人,为什么叫“分裂症”?因为精神散乱,叫“精神分裂症”。“寂”就是把它聚在一起(“灭”呢?)聚在一起不要有这个念头,安静下来,把这个念头都灭掉,明白了吗?(哦,明白了)我问你,法师打坐,meditation[注:冥想],他们首先把脑子里杂念全部去掉,就叫“寂”。然后,修心,坐在那里时间长了,无我了,无人相了,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是不是寂灭了?自己都灭掉了,没了。这个就叫超脱你自己“人”的境界了,明白了吗?(哦,终于明白了。我当时看书看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太感恩师父了)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有文化的,不是像过去老妈妈、老伯伯念经修心,有口无心。现在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会研究。佛法是哲学,我们伟大的佛陀,他这个是教育,佛法教育人的(是)

    ♪03184♪ JD5.03 修定力的方法——数数数到冷静下来

    ♪03184♪ JD5.03 修定力的方法——数数数到冷静下来

    Wenda20160110A 27:42

    男听众:师父,上次您教导了我们守戒的好方法,那我们要修定力有没有好的方法呢?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长答:定力跟守戒也差不多,最主要碰到事情先要冷静,就会有定力,静而能生定,你一个人戒能生定,但是静也能生定,碰到什么事情,先给自己数1、2、3、4、5、6、7、8、9、10,倒过来数,反过来数,数到自己冷静下来就可以了。有时候牙齿咬了很难过,气得就想发疯的时候,“1、2、3、4……”数完了10再发脾气也可以,对不对?(嗯)给自己就是下个定律。实际上你数到100的话,气都没了,因为人的气不会在你心中停留很长时间的,气就是一种气场,气场走过了就没了,就像乌云一样的,乌云过了,晴天就出来了!你咬得住牙,“太阳怎么没有了?哎呀,被子都不能晒了”,乌云啊,乌云一会就过了,太阳不就又出来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185♪ JD5.04 增加自己的定性要靠守戒

    ♪03185♪ JD5.04 增加自己的定性要靠守戒

    Wenda20180624B 00:59

    男听众:年轻佛子如何增加自己的定性呢?

    台长答:学佛的人怎么增加自己的定性守戒。为什么叫戒定慧?第二个“定”怎么来的?是通过守戒来的。一个人不守戒,定不下来的。守戒,就是要经过很多的辛苦,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要懂道理,人家跟你讲一件事情,你要好好帮忙去做,这样的话就慢慢守戒了。不该做的不能去做,你这个人就增加定力了,因为你经历得太多了,什么都懂了,你就会定得下来。明白了吗?(谢谢师父。那可不可以专门针对定性问题跟菩萨许愿念心经呢?)都可以。其实定力……你戒得好,你自然而定;你修得不好,想定也定不了。所以你看别人很稳扎稳打地做事,这种人已经经过了很多很多年了,他们已经养成个性了,做事情要么不做,一做就很认真(是)

    ♪03186♪ JD5.05 精进与禅定成正比,守戒才会有禅定

    ♪03186♪ JD5.05 精进与禅定成正比,守戒才会有禅定

    Wenda20160327A 03:27

    男听众:师父,“六度万行”中,“精进”后面是“禅定”,如何理解这个次第?是不是一个人只有精进了才能达到禅定呢?

    台长答:那是啊,这个是成正比的。“六度万行”也是你在做,也是你在修,然后等你修到已经能够控制自己了,守戒了,那你的禅定就开始有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很想发脾气,你突然之间能够不发脾气,是不是你因为守戒了,然后“定”啊?戒之后能定,定之后才能生慧。

    ♪03187♪ JD5.06 定力不够就是缺少戒律

    ♪03187♪ JD5.06 定力不够就是缺少戒律

    Wenda20171015B 41:15

    女听众:师父,您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师父。弟子在观音堂接到了一个意念,说禅修是智慧的基础。但是我无法在观音堂念经时集中精神,所以想请师父开示,要怎么修这个“定”?

    台长答:怎么修这个“定”?你要记住了,碰到什么事情,首先,我们经常说“要定下来”,心要定下来,那你定不下来,说明你的定力不够,定力不够缺少戒律。第一,要少说话;第二,平时不该想的就不要去想。这就是戒律,有戒才会有定,定得下来才会有智慧,所以叫“戒定慧”。菩萨早就告诉我们好方法了,所以你必须守戒,不守戒,哪来的“定”?明白了吗?(嗯,上次我有听到关帝菩萨跟我说要守戒律,可是我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状况)“很多时候都搞不清状况”,你就是没守戒律(对,心很不定,在观音堂念经时就很乱,就想要出去)对啊,很乱,想要出去,坐不定,站不定(对对,坐不定)你属猴子的啊?(我不是属猴子的,但上次师父有开示过,说我是孙悟空的一根金毛)哦,怪不得“坐不定,站不定”,哈哈……(脾气也特别倔)你说一个女孩子脾气倔好吗?(不好,经常生气)要改吗?(要改,正在改,不然会被菩萨骂的)对啊,你丢脸不丢脸啊?你是个人啊,人么毛病马上就改掉了,对不对?你是人,一改就改掉了,所以经常改不掉,你就慢慢接近动物了。屡教不改就不行(师父,我有时候会听到菩萨说的话,是真的吗?因为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快要发疯,就很奇怪)想想看,快要发疯的话是菩萨在你身上吗?(不是,就会接到好像菩萨的一些信息,大概都记不得了,说了就忘记了,所以菩萨会……)大概说什么?你告诉我菩萨大概什么意思(菩萨大概说……我觉得菩萨很有礼让精神,因为有时候我给菩萨上香,菩萨会给我一个意念说要给哪一位菩萨上香,菩萨都会说,“你给观世音菩萨上香,给南京菩萨上香”,所以我就觉得菩萨都很有礼让精神。菩萨还跟我说,24-hours[注:24小时]都要当菩萨,不能有任何的休息时间)对啊,你要当菩萨,你就是24-hours都要做菩萨,你不能说“我做23个小时菩萨,做1个小时小偷、坏人”(对)菩萨就是告诉你,你要做菩萨,你就要讲话像菩萨,动菩萨的思维,做菩萨的事情(菩萨还说,因为有时候……昨天就没有去观音堂请安,或者前天没有去观音堂请安,昨天我去给菩萨请安的时候,他们就说,“虽然太累,每天至少要去跟菩萨请安”,就这么说)那就是护法神通知你了,像你这种人,一天不请安,你可能又要脑子坏掉了,又要不做菩萨,又要发疯了。而且你这个人发起疯来还要发癫,叫疯疯癫癫,呵呵(对,菩萨就对我特别严厉,刚开始的时候会很怕)现在时间长了你就不怕了(不怕了,现在还好,就正常了)

    ♪03188♪ JD5.07 数息观来对治散乱的心

    ♪03188♪ JD5.07 数息观来对治散乱的心

    Wenda20180914 44:47

    女听众:佛陀当年传授给罗睺罗数息观来对治散乱的心,师父能否慈悲给我们开示一下数息观呢?

    台长答:数不是“一二三四”的数,它是数的意思,数你的呼吸(我们在心散乱的时候要静下来,听自己的声音是吗?)对,就是听自己的声音啊。因为它是对治散乱的心,简单的数息法就是让你心中要平静下来,要安定下来,它是禅修的一种。眼睛闭起来,你开始的时候可以数数自己的呼吸,实际上就是让你注重自己的内心。息是什么?呼吸。然后你就“一二三四五六”这么去数,数呼吸也叫做数息禅。其实就是讲给你听,数息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03189♪ JD5.08 多散众生数息观,通过留意呼吸集中精神

    ♪03189♪ JD5.08 多散众生数息观,通过留意呼吸集中精神

    Wenda20180126 01:24:26

    男听众:师父,“多散众生数息观”是什么意思?

    台长答:“多散众生”,就是散念、杂念太多的众生。“数息观”,就是你要自己想到自己,反观自己。“数息观”就是说你的一呼一吸,实际上这就是形容你的一举一动(明白。当念经时我们可不可以用心留意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精神集中,以达到心定的状态。请师父慈悲开示)“数息观”就是讲这个啊(哦,明白了)但是实际上“数息观”又不是真正要你注意自己一呼一吸,是叫你反观自身,反观自身的修为,然后一举一动都要当心。是这个概念(明白了)好好学习,脑子干净一点(明白)心灵干净一点,什么事情先想到菩萨,再想到你自己。

    JD6 都摄六根

    JD6 都摄六根

    ♪03190♪ JD6.01 六根不干净就会看到六尘

    ♪03190♪ JD6.01 六根不干净就会看到六尘

    Wenda20170806A 46:23

    台长语:一个人要懂得,人的意识如果有自己的心在里边了,那么色心、意识心,所以看见的东西已经带着你本身的一种理解性了。我们看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这样的,因为你的六根不干净,你就会看到六尘。就像现在很多年纪大的人看不惯年轻人穿的衣服,因为他脑子里带着过去的一种烙印;年轻人也看不惯老年人穿的衣服,因为他不知道老年人过去穿的衣服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不理解就会造成相互的意见不合。实际上,任何人吵架,做事不理解是最大的问题。

    ♪03191♪ JD6.02 眼界与意识界,眼不见为净,意念不要乱动

    ♪03191♪ JD6.02 眼界与意识界,眼不见为净,意念不要乱动

    Wenda20180722B 11:13

    女听众:心经中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不是说眼睛在造业当中占的分量比较大,因为它有色界认识分别?

    台长答:你刚刚讲的基本上对的。“眼界”,就是眼的能力,他所看到的能力(我感觉我起不好的意念,很多时候都是从眼识里面出来的)对啊,所以我叫你们不要看啊,少看。“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界”是什么?眼睛的能力所见到的范围。“意识界”就是你想象的范围。很多东西你眼睛看不到,眼不见为净,你看到了之后是不是会烦恼了?(对,看了脑子里面各种形象就出来了)过去有一个男孩子就是的,迷恋一个女孩子,看一次照片要哭半天,难受,想象……后来他不看了,从此就没了(我们可不可以针对这个眼界眼识的业障,专门祈求念礼佛大忏悔文,或者是念小房子?)眼识的业障要靠你自己来改变的,靠菩萨帮你眼睛看不见啊?(对不起,师父)怎么这么简单了?“菩萨啊,您让我眼睛看不见。”眼睛看见的东西你可以不要想吗?实际上你看见了之后不想,就是等于像没看见一样(这个有点难呢)“有点难”,你是人,等到你哪一天像菩萨了,你就不难了。

    ♪03192♪ JD6.03 达摩祖师禅语了悟:听心声,不听五欲六尘之声

    ♪03192♪ JD6.03 达摩祖师禅语了悟:听心声,不听五欲六尘之声

    Wenda20171117 59:53

    男听众:师父,同修在观看达摩祖师的一个视频里看到一句禅语,达摩祖师说:“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正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台长答:你坐在观音堂念经的时候,安静吗?有声音吗?没声音。这个时候你嘴巴里在念经,你听得到声音吗?听不到自己声音的。听到的是什么?心声。达摩祖师的禅语就是告诉你,要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听外面的五欲六尘之声(哦)你看,看出去都是幻觉的世界,幻化的世界,你看得到这个真实世界吗?达摩祖师,他是禅宗修心境界非常高超的一位宗师(同修说:弟子猜想以上是教我们要如何去修,修内心的东西,而不是侃侃而谈,看内心的东西、听内心的声音和多思考内心的事物。弟子愚昧,请师父慈悲开示)他讲的某一方面是对的,在这方面的阐述是对的。只不过一个方面他是对的,没问题的(哦)

    ♪03193♪ JD6.04 “都摄六根”,让六根没有感觉

    ♪03193♪ JD6.04 “都摄六根”,让六根没有感觉

    Wenda20151227A 43:59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都摄六根”就是让六根没有感觉,眼睛看到的感觉没有看到,耳朵听到的感觉没有听到;还说过“觉悟就是先有感觉才能开悟”。请问这两种感觉有何不同吗?

    台长答:一样啊,感觉看到的东西之后,你开悟。比方说你看见人家撞车了,你想:“哎哟,观世音菩萨谢谢您保佑我今天能平安哦。”你说你是不是开悟了?你是看到人家了你才会有觉悟啊,才觉了,感觉了,对不对?你今天突然之间看见一个盲人,你觉得他很可怜,你就感觉到“哎哟,我还有眼睛看得见”;你看见趴在马路上要饭的,你想想“我今天还有饭吃,观世音菩萨谢谢啊!我很感恩啊!”是不是“觉”了之后才有“悟”啊?(对)你不觉得自己幸福你怎么会开悟啊?你不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你怎么会开悟啊?“觉悟”“觉悟”就是这么“觉”出来的呀,对不对?(都摄六根的话)都摄六根有两种,一个是强制自己都摄六根,看见美女图了不能看,看见不好,“哎哟,这个不行”,马上警惕了,这个是初步的。耳朵里人家告诉你:“哎,我告诉你啊,你知道吗这个人啊……”“唉,你不要跟我,这个东西我不想听”。你知道吗?很多人跑过来说:“台长,您想听吗?”我说:“我不想听。”他什么都没跟我讲,他说台长您想听吗?我就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你不要告诉我,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少听少烦恼,有什么好听的?对不对?你正大光明地说台长好的话,你肯定是当面就告诉台长了;你偷偷摸摸地把人家对我的意见跑过来告诉我,你本身就是带有一种造是非的原理在里边了。有什么好讲的?你不要讲。很多人跟我说:“台长您想听吗?”“唉,不要听,你也不要跟我讲”“我们还开开心心呢,你不要让我现在不开心,好吗?”我就这样的。我到人间来度人,我没有什么想法,我就开开心心就好了。对不对?干净不干净?要学台长这种气度啊!气质!对不对啊?(对)

    ♪03194♪ JD6.05 去除六根意识,不要把人间事情看得太重

    ♪03194♪ JD6.05 去除六根意识,不要把人间事情看得太重

    Wenda20151018A 41:49

    男听众:台长在《白话佛法》里说过,“人因为过去六根造业,迷惑我们身体的器官,我们一定会轮回,如果你不想轮回,就要把很难解脱的六根慢慢脱离意识,把它去除掉”。请问师父,“六根慢慢脱离意识,把它去除掉”是什么意思?

    台长答:慢慢地把意识脱离就是说,你眼睛看见好的,慢慢就脱离掉,不要觉得它是很好的;鼻子闻到很香的肉,不要觉得它很香;耳朵听见人家说不好的话,好话不好话都不要去把它当回事;嘴巴脱离意识就是说,不要去感觉,“我该讲一定要讲,该骂一定要骂,该说一定要说”。那这样的话慢慢脱离意识,你就会去除六根。“意根”就是说脑子里想什么,明白吗?(就是说不要把人间当成真的,可以这样解释吗?)不要把人间当成真的,就是说把人间的一切都不要太当回事,太当成真的,因为人间一切都是假的嘛。当然人家说的话,并不是指每件事情,你不把人家当回事,人家也不把你当回事啊。他是指泛泛地在大的问题上来讲,你把人间的事情不要看得太重。明白了吗?(明白明白)

    JD7 境随心转

    JD7 境随心转

    ♪03195♪ JD7.01 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

    ♪03195♪ JD7.01 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

    Wenda20171110 15:44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第一句我们比较好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是什么?

    台长答:灵魂,离开身体、离开肉体的才叫灵,分成主灵和分灵,你的本性是不是也叫灵啊?(对)你的本性、良心,第九意识当中的、阿摩罗识的这个本性,如果你能够常驻在本性当中,你这个灵魂永远在本性当中活着,任何缘分来了,你都如如不动,是不是“灵不随缘转”了?(师兄的理解说,我们本来就有一些我们应该修的方法,如果有外缘也不应该去改变自己本来应该修的方法。是这样吗?)对啊,他讲得比较浅一点。不是单单一个方法,缘分来了会骚扰你的心,但是你用如如不动的内心来控制好自己的缘分,那不就是“灵不随缘转”了吗?(感恩师父开示)

    ♪03196♪ JD7.02 “心不随境转”,戒后生定,定则生慧

    ♪03196♪ JD7.02 “心不随境转”,戒后生定,定则生慧

    Wenda20141212 51:51

    男听众:师父常说“心不随境转”,这是不是一个定力强弱的问题呢?

    台长答:“心不随境转”一个是定力,定力是怎么来的?定力就是戒律,能戒的人就会有定,戒了之后才会有定力,定了之后才能产生智慧,所以“戒定慧”。你要想定得下来,那你必须要戒,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慢慢慢慢自己就定得下来了,有定力的话你当然不会受五欲六尘所染了(那对于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来说,如何更好地去持戒呢?)忍辱持戒。学会人家骂你不讲话,学会人家讲你、讽刺你、污蔑你忍辱!有什么用啊,有什么关系啊,让他讲好了。谎言有时候就像拿一把弓箭,朝着天上射箭,因为你的心是光明的,像天一样的光明透彻,所以箭射不到你的心脏的,谎言就像弓箭一样到了一定的高度,它就会慢慢自己掉下来。所以,学佛人首先要先学会忍辱,忍辱才能精进,所以必须要学会忍辱(明白了)

    ♪03197♪ JD7.03 在五欲六尘中沉沦,心怎么能不随境转

    ♪03197♪ JD7.03 在五欲六尘中沉沦,心怎么能不随境转

    Wenda20180727 14:25

    女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多次讲到“心不随境转”和“无所住心”,还有“如如不动”。学习的时候大家也觉得特别入心,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心很容易被境界所转。现实中,欠的债务,日子要过,信用卡要还,父母的脸色、责备天天要看,照顾、培养孩子过程中烦恼生起,家人阻碍学佛处处是压力,公司业务繁忙没时间……这些现实导致每天功课勉强完成,小房子也念不出来多少,听录音、看《白话佛法》的时间也不能保证,为众生付出、做功德的机会也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放弃。请师父慈悲开示,当现实的残酷无奈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样保持心不随境转,保持精进的状态呢?

    台长答:只要有这些烦恼在,你这个心怎么能不随境转呢?你在五欲六尘里这么沉沦、染着,那你怎么脱离啊?为什么法师要出家啊?(因为他放下了,看破了)好了。问题是你们放得下吗?看得破吗?(要看破,要放下)对啊,很简单了。你讲得这么多,只是人间的亿万分之一的烦恼。你要是说一个人的烦恼,有无数个呢,你放得下吗?你放不下,你逃不出这个人间的“牢笼”,对不对?(对)举个简单例子,在澳洲有很多人从东南亚被买过来做性奴,很多人在里边不敢越雷池一步,天天受折磨。但是有几个女孩子就比较坚强,逃一次抓住再打,打了再逃,逃了再打……她终有一次逃出来了。我们现在现实生活当中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天天在跟自己的私心作斗争,我们天天在跟贪欲作斗争,我们每天要逃出,要离开它,要出离。有时候被“抓”回去了,我们更痛苦,我们精神上被打击了,对不对?(对)但是你要不要离开啊?你有本事天天逃,你终有一天会逃出这些魔掌,否则你就会继续在这些魔掌里吃苦头,因为人的杂念贪、瞋、痴、慢、疑,就像一个魔一样,把你紧紧地扣住,你根本逃不出它们手心的,你只有用菩萨的力量(嗯)你要下狠心。很多人为什么能够解脱啊?法师为什么能解脱啊?他们没有父母亲?没有孩子?过去跟你不是一样?所有想象的这些烦恼他们全都有啊!(对的)他们现在怎么没有了?(放下了)好了。那你放了吗?(我要放。我觉得特别忏悔,对不起师父,修得不好)很多人天天被老公打,人家劝她“你放下吧”,还要回去被他打,天天打,又打又骂,像奴隶一样的。老公已经跟她说“你滚出去,不要在我身边”,那你借这个机会就“滚”出去了,她情愿再回去再被他打。你说你着急不着急?(是啊,有时候我们会受业力的牵引)那么好了,这叫放不下(明白了)

    ♪03198♪ JD7.04 境转而心不转的含义

    ♪03198♪ JD7.04 境转而心不转的含义

    Wenda20150703 01:16:44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中提到,“境转而心不转”,师父是让境界随着我的心转,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那么我们要怎么样用有限制的环境来让境界随着我们的心转呢?

    台长答:境界随着心转,只有心不转境界才会转(不是很明白)比方说,人家拉你出去买东西,你今天跟人家出去买了,你是不是心动了?是不是环境变化,人家拉你去买东西呀?但是你不想买东西,你心不动。人家说“买啊,东西很好啊”,怎么怎么……讲了半天,你还是不去买,那是不是环境变了,跟着你跑啊?他在动你不动,那你最后还是没动,最后他也不能去买东西了。他本来要拉着你一起去买东西的,如果你跟他一起动,是不是他环境变了,你也变了?现在你就不去,那么连他都不能去了,是不是他外面的环境随着你不动而不动了吗?(嗯。谢谢师父开示!)

    JD8 如如不动

    JD8 如如不动

    ♪03199♪ JD8.01 如如不动:外界再怎么转,心不转,随缘而静

    ♪03199♪ JD8.01 如如不动:外界再怎么转,心不转,随缘而静

    Wenda20170709B 30:12

    台长语:我们身处人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学菩萨如如不动。怎么样修心?就是心要定下来。“如如不动”就是:外界再怎么转,心不转;外尘再怎么动,心不动,随缘而静。我们不要去增加自己受苦的种子,不要增加苦种,就是不去造那种因是最重要的,这个因是最能够伤你的,因为在造因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造因。

    ♪03200♪ JD8.02 “如如不动”和“定力”之间的关系

    ♪03200♪ JD8.02 “如如不动”和“定力”之间的关系

    Wenda20180126 52:20

    男听众:请师父开示一下“如如不动”和“定力”之间有什么说法。

    台长答:如如不动,已经在本性当中了,定力好也是在本性当中,没有太多的变化。定力只不过代表你修炼的一种程度;如如不动代表你已经修成了不管外界怎么起变化,内心不动,外境动而内心则不动,这个就叫“如如不动”(明白了)

    ♪03201♪ JD8.03 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03201♪ JD8.03 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Wenda20170915 01:32:54

    女听众:如果我们要经常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我们在做些什么的时候……我看佛陀的故事里,佛陀曾经让他的弟子们去修“四念住”,让他们要有专注力,然后做一件事情。后来我看您的《白话佛法》,好像是第十册,有写“我们不要经常去想这个事开心了,那个事不开心了,这个事是对的还是怎么样”,就不要过多地去想。是不是在修行不同的阶段,最后不想了,还是一开始要想、要明白,最后才能达到那个阶段,是吧?

    台长答:对,就是这样(师父,您说我们现在如果经常地去……也不能说是去修“四念住”了,就是会经常去想这些“观身不净……”)你至少要自心不动,你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你自己要想,“这个世界上,一切因缘都会变成因果,我今天如如不动,因为我有定力,没有欲望。”那境界就不一样了,是这个概念(好的,我明白了)

    ♪03202♪ JD8.04 心动会伤害自己,要如如不动

    ♪03202♪ JD8.04 心动会伤害自己,要如如不动

    Wenda20180603A 11:27

    女听众:最近读《白话佛法》,其中有一段师父说:学佛心中要有一杆旗,要不倒。人就是这样,碰到一点事情了,情绪受到影响了,烦恼生出了,就是你的这杆旗倒了(对啊)所以学佛不容易。

    台长答:你心中这杆旗倒了,心中这杆旗是什么旗?就是“如如不动”之旗啊。你被世界上五欲六尘所染之后你心动了,心动了,风动了,幡动了,灵动了。什么东西你如如不动的话,你就比较稳得住。该一就一,该二就二,一切随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不能伤害自己,很多人就是心动之后才会伤害自己,你心不动,怎么会伤害自己呢?(对,感恩师父开示)

    ♪03203♪ JD8.05 如如不动就不会犯戒

    ♪03203♪ JD8.05 如如不动就不会犯戒

    Wenda20171217A 13:11

    女听众:我们现在跟着师父去世界各个地方参加法会,发现有些国家的很多建筑物里,包括市政厅的壁画里全是半裸的女人画像,甚至有些西人喜欢在家里放半裸的维纳斯女神像。这个怎样理解呢?

    台长答:这是他们的一种文化,跟你有什么关系?没智慧,这种事情还来问师父。人的肉体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学佛人不小心看到了……)看到了,你动心了,你就叫犯邪淫。你看到了像没看见一样(我错了)意念,你不起心动念,如如不动,犯什么戒?看了之后,“哎哟,不好意思了”。学佛要有这种师父教导,你才不会犯错了,否则,心里叫内淫,淫荡有外淫和内淫两种。有些人叫闷声,闷在里面的;有的人是嘴巴里讲,不停地讲下流笑话;有的人眼睛里有一种淫气,那种淫荡的眼神让女人害怕(明白)

    ♪03204♪ JD8.06 境界如如不动的概念与恶劣环境下的修持

    ♪03204♪ JD8.06 境界如如不动的概念与恶劣环境下的修持

    Shuohua20180608 18:48

    女听众:如果外界气场、外环境很不好,我们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心非常能定得下来,这种气场是否对我们就没有太大的影响呢?

    台长答:那当然了。过去修得好的人,他就可以如如不动,外界再发生天大的事情,他如如不动的(如果我们生活的地方,像有的师兄是在医院里工作,甚至住医院的宿舍,他宿舍里都有很多无形的众生,是否对他修行有影响?)那当然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家要是在火葬场边上,你说有影响吗?傻姑娘(有)好了。医院是个不干净的地方啊(师父,那是不是借这个环境来练我们这颗如如不动的心?)那是没办法才这么讲的(有办法是不是要离开这个地方?)离开啊(明白)在人间当然是没办法了,你上不了天啊。到了天上,谁到人间再来修啊?(对)下来修的人是觉悟高,不下来修的人,人家自己活得好。人人都说天上好,人间烦恼少不了。没办法的(明白)

    NX1 无相综合

    NX1 无相综合

    ♪03205♪ NX1.0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03205♪ NX1.0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Wenda20180812B 01:16

    男听众:同修梦到有人问他:“什么是金刚眼?”同修想起《金刚经》里的内容,于是回答:“正法眼藏。”请问师父,什么叫“金刚眼”?

    台长答:我问你一句话,金刚菩萨是不是有力量啊?(对)金刚菩萨、四大金刚是不是护法?(是的)那么金刚眼是什么呢?金刚菩萨身上有力量,那么金刚眼就是“我看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清楚,不会看错”,是正法,看出去的东西都很正(明白了)佛陀给我们的无上的教导啊。金刚眼有很多的讲究,主要是教导我们,比方说你要能够理解人间,理解这个世界,你能够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说你这个眼睛看出去已经不会看到人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就是看穿人间的真谛、人生的真谛?)对,看到人生的真谛,看穿这个世界的一切,你这不叫“金刚眼”吗?(对对。师父就叫我们借假修真,其实就是这种……)叫你们看破啊。你们在人间很多感情问题,这种有什么意思啊?(是啊)你说说看,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的时候也很有感情的,同学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你们现在感情到哪里去了?所以菩萨金刚眼是什么意思?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你已经完全把这个世界虚妄当中的虚的,已经看到它的本意是虚的、虚空的东西了,你把它观成虚幻的,观成幻化的,那你这个眼睛看出来不就是真实的东西吗?(对)《西游记》里边,孙悟空用金刚眼一看,那个妖怪站在佛台上,不就是被他看穿了吗?(对对对,就看出他的原形)原形就显出来了。菩萨说给我们的金刚眼,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要看破人间一切虚幻,皆属虚幻,一切皆是虚幻(是是。就是真的理解师父教我们在人间一定要借假修真,就是这个道理)对啊,太多了。很多人就是被假象所迷惑啊,在人间整天地还在做人间的事情,还自称要学佛呢(师父,如何看穿人间的这些情爱啊?)人如何看穿?就是要有慧眼啊,其实就是金刚眼。慧眼是什么意思?能够看破红尘的人,他就拥有了慧眼,整天还在人间搞来搞去的人,你说这个人能修成吗?如果一个学佛人整天为名为利,你说他能修成吗?(修不成。师父说的“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谁能天上行”)对啊。所以我有时候经常在想,教导别人不要去争人间所有的事情,没什么好争的(对对)全假的,虚幻无实的东西。明白吗?(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03206♪ NX1.02 一切无相即见如来——只有无我才见本性

    ♪03206♪ NX1.02 一切无相即见如来——只有无我才见本性

    Wenda20130510 03:27

    女听众:“一切无相即见如来”,是做到“无相”了才能见到如来,就是说境界到那个位置了才能感到菩萨的显化、看到如来佛,是这样吗?

    台长答:不是看到如来佛,如来是一种自信,如来就是一种涅槃,无去亦无来,实际上就是看到人生的本性,只有无我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性。举个简单例子:你在社会上做人,如果把自己忘记了,那你想到的就是众生。(注:录音不清楚,后面这段删除)雷锋把自己都忘记了、就记住人家,他不就是良心、本性最善,他不就是见到如来本性了吗?

    ♪03207♪ NX1.03 身处这个虚幻的世界,要懂得世界的究竟是苦空无常

    ♪03207♪ NX1.03 身处这个虚幻的世界,要懂得世界的究竟是苦空无常

    Wenda20180107B 12:30

    女听众:请问师父,“方便善巧”和“实相究竟”,师父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的关系吗?

    台长答:“实相究竟”,这个世界上一切实实在在的东西,给你看到的实相,究竟到底是什么呢?究竟到底就是苦空无常,这叫“实相究竟”。“善巧方便”,在这个实相究竟当中,要学会怎么样善巧方便地来修,来找到自己的本性,来懂得实相究竟。在实相当中,既要懂得究竟,又要懂得实相。实际上你又不能脱离这个生活的空间,但是你又必须在这个虚假、虚幻的世界空间当中修行,又要懂得世界的真正的实相。

    ♪03208♪ NX1.04 “生、住、异、灭”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03208♪ NX1.04 “生、住、异、灭”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Wenda20180429B 30:49

    男听众:师父,您在4月21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中说:“佛教认为任何现象、事物其实只存在于非常短暂的刹那之间,叫刹那无常,在这个一刹那当中经历了生、住、异、灭四个阶段,过去就称为‘四相’。实际上这个四相和‘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是不一样的。”请问师父,这两个“四相”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台长答:实际上“生、住、异、灭”这个四相跟那个四相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比方说,你生出来了,异样地发展了,是指什么呢?父母未生你之前——本来面目,你是什么呢?你投胎之前已经有一个面目了,父母亲把你生出来了,生出来之后又变成另外一个面目了。“住”是什么呢?生,灭,就是你“色、受、想、行、识”了,你慢慢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一切,其实感受就是在你的第六意识当中,是“住”,住在这个世界当中。住在这个世界当中你好好地修心,也可以修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异”是什么呢?异就是修养的人生,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就是你在取舍问题上,在人间的善恶问题上,你都能够辨别。而且在这里边成长,就靠着你真情慈善的本性流露,让你懂得在人间怎么样能够拥有修养的人生。“异”实际上就是善和恶。到了最后灭了,“灭”就是凡夫的生死。意识形态还是存在的,但是人命没了,因为你的业还在,人的意识形态可以暂时灭度,但是你的业在身上,所以你的意识还是拥有的。生、住、异、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阐述了人生生活的一个方法。《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已经不是一般的生、住、异、灭了,它是一种升华,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是一种进入高境界、进入佛界,完全都是大我,没有小我了,然后到了无我。你第一个念头就是抓得住,比方说,你第一个念头“无我”,你就进入了阿罗汉了;你第二个念头“无众生”,你又进入更高的菩萨界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你就慢慢完全脱离人道了。总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个四相和那个四相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是名称而已(明白了)

    ♪03209♪ NX1.05 做功德“有相”和“无相”的差别

    ♪03209♪ NX1.05 做功德“有相”和“无相”的差别

    Wenda20151004A 13:37

    男听众:无相做功德,功德最大。那我们如果有相做功德后,是否再怎么念功德宝山神咒转换为功德也不如无相做功德的功德大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其实这个问题用不着纠结,有相做功德和无相做功德的功德实际上没差多少的。有相做功德,因为你这件事情是种下善因了,你一定会得到善报的,只不过不够圆满。你有相了,让别人知道了,那也是一件好事情;其实你不让别人知道,也是一件好事情,这个差别不大的。举个简单例子,今天吃饭,台长经常这样的,我到一个面铺里吃饭、吃面条,吃素的店碰到熟人了,台长吃完就帮他把账给结了,结了之后我也不告诉他。人家就感动得不得了:“哎呀,台长怎么这么慈悲啊!怎么怎么……”那么我反过来讲,我说:“我帮你付掉吧。”他说:“哎呀,不要不要。”“好了,我帮你付掉了。”他说:“谢谢台长。”我就让你感觉这两种,明白了吗?(明白了)实际上就差一点点,也不是很多。同样是帮助一个人,你让他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都是一种布施,都是一种功德。所以,有相布施功德比无相布施稍微小一点点,不是很多的,就是这样。你想想看,如果雷锋最后不让人家知道他做这么多好事,他怎么会成为雷锋啊,还是有知道的,哈哈(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03210♪ NX1.06 “无相”和“无为”的区别和联系

    ♪03210♪ NX1.06 “无相”和“无为”的区别和联系

    Wenda20160605A 43:16

    女听众:请师父开示一下“无相”和“无为”的区别和联系。

    台长答:“无相”是什么?做什么事情不要着相。比方说你请人家吃饭了,你着相了,“哎呀,我请过他吃饭,他怎么对我还这样啊?”叫“着相”了;做什么好事不要留名叫“无相”。无相布施就是不着相,什么事情做了就做,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叫“无相”。“无为”是什么?做了就像没做一样。我问你,你给你家里人做一件事情,你会觉得自己做得很伟大吗?妈妈给孩子做了一辈子,她会觉得“我为孩子付出这么多”?无为,好像没做过一样的,应该做的,就是这么做的无为、无相。

    ♪03211♪ NX1.07 “相”的诠释,相随心变,相是因果

    ♪03211♪ NX1.07 “相”的诠释,相随心变,相是因果

    Wenda20180812A 34:14

    台长语: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这个“相”有多种解释。我们说一个人的相随心变,相会变掉。你做了很多好事,你就变成善相;你做了很多恶事,你会变成恶相。所以自己要知道,种因得因,种果得果。不管做什么事情,先要好好地种下善良,才会得到慈悲。种下“帮助别人”,你才会自己慢慢地解脱。很多人一辈子不懂这个道理,就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所以有时候活在付出当中,对他来讲就比较痛苦。学佛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自己的思维问题,思维能想通,一切皆通;思维想不通,万事皆空。这就讲了这个“空”字,“万事皆空”的“空”,实际上就是放下,没有人我是非,没有谁前谁后。

    ♪03212♪ NX1.08 梦境也是相,会随心改变

    ♪03212♪ NX1.08 梦境也是相,会随心改变

    Wenda20170616 05:57

    男听众:有时候弟子梦境不是太好,弟子可以用意念回到这个梦境的开始,又重新做一遍。然后我选择其他的问题,这个梦境又会顺着原来的意向直接走到另一个结局。师父,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台长答:因为相随心变,梦境就是一个相,我们对人间万事万物的着相,就是这个相。相随心变,你心变了,你的整个图景、情景都会变化。

    NX2 有相着相

    NX2 有相着相

    ♪03213♪ NX2.01 好事坏事都是增上缘,都是空的,空相才是实相

    ♪03213♪ NX2.01 好事坏事都是增上缘,都是空的,空相才是实相

    Wenda20150116 01:35:17

    女听众:有很多同修学佛过程中,他修了一段时间可能碰见不顺心的事了,可能就有退转心了。我们可不可以这么想:学佛当中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把它看成是消业,但是好的事情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诱惑,这样看对吗?

    台长答:好的事情不能把它看成诱惑,也是一种增上缘,怎么可以看成诱惑啊?我今天修得好了,菩萨来看我了,“唉呀,诱惑”,“聪明”了!(那比如说像这种钱财,有的同修修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有一点钱财进来,但是像我们这种没有修好的,可能心会动,不会像别人修得好的心不随境转,像这种我们可不可把它看成是一种诱惑,尽量远离这种……)你这个概念不对,远离归远离,修心归修心,诱惑就是诱惑。记住了,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在人间你都不要把它当回事,就没有“诱惑”这两个字(哦,就都把它看成是空的?)对了,什么“好的事情”?好的事情是空的,坏的事情也是空的。什么是实的啊?小时候我得了多少奖状啊,现在奖状到哪去我都不知道了。我三好学生做了多少年了,现在到哪里去,谁还会知道你过去小时候是三好学生?你知道做个三好学生多不容易啊!台长可怜哪,人家值班轮下来30个学生一个月只擦一次地板、扫一次地,台长是天天读书之后就留在那里扫地,帮助人家擦黑板,弄个三好学生,哈哈……那个时候没有境界,以为做点好事就能做三好学生了,境界里不对啊!(明白了。)

    ♪03214♪ NX2.02 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就被别人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03214♪ NX2.02 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就被别人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Wenda20140704 37:56

    女听众:我有个问题,就是自己很容易特别喜欢别人夸奖自己,这种心理该如何克服呢?

    台长答:那很简单了,你要记住,你很想得到别人的夸奖,首先你这种心叫贪心,叫攀心,就是攀缘,人家很多人讲你好、讲你不好,你不要去在乎,主要是你自己的心里觉得做了这件事情舒服不舒服就可以了。你自己对得起良心的,你觉得对得起他的,你的心里就特别舒服。明白了吗?(明白)这个是主要问题,就这么简单。所以永远要记住,我们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一定要懂得真正地放下自己,真正地让自己能够解脱,就是不要去为别人活着。不要去在乎人家今天说你好了,你就开心,说你不好了,就不开心。为别人活着是要救度别人,自己不要去因为这些语言而为别人活着。你想想看,有的人被人家讲句好话沾沾自喜;有的人被人家骂一句,伤心难过半天,你的情绪不是整天被人家控制住吗?那你有自己的自尊心,有自己的本性,你为什么总要被人家控制住你的情绪呢?对不对啊?(对)师父这次在香港法会上讲的就是“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在当地很有名,请佛印——一个和尚到茶馆里去吃饭,跑堂的看见佛印是一个和尚就看不起他,当时对出家人,他们很多人看不起的,结果苏东坡就不停地提醒那个跑堂的人,跟他说:“你懂点礼貌好吗?”结果后来佛印还是笑嘻嘻的,走的时候那个跑堂的还是对他很冷淡,佛印就从里边拿出银子要给他,还要说:“谢谢你招待了,感恩感恩!谢谢你!”走出去之后,苏东坡就问:“这个跑堂的简直就根本不尊重你的,这是小人啊。”佛印说:“是啊,他是小人。”苏东坡问他:“你既然知道他是小人,你为什么还要给他银两?还要对他这么客气呢?”佛印就讲了一句话:“我们人活在世上,为什么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被人家牵着走呢?”

    ♪03215♪ NX2.03 会发怒是因为有“我相”

    ♪03215♪ NX2.03 会发怒是因为有“我相”

    Wenda20180107B 40:15

    男听众:您在奥克兰法会上开示过一个乘船渡河的故事,就是如果一个空船撞过来的时候人可能不会生气,如果船上有个人,我们喊了几声,对方没有回应的话,人就容易发脾气。这种情况师父解释的是,因为前面那种情况没有“我相”在里面,后面一种情况是因为看到人了,心中有“我相”,就有人相、众生相了,所以才会极其发怒,才会伤害自己(对啊)我想问下师父,能不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理解一下,我觉得这个有点不太好理解。

    台长答:其实你就没有理解这个意思。比方说,有一个汽车冲你开过来要撞到你了,你是不是就要骂人啊?(一般情况下会骂的)对,因为你看到有“我”了,有他人在了,有人相了。但是如果这个汽车里没人呢?你看里边没人的车子撞过来了,你骂谁啊?(嗯,对的)一样道理。其实就跟我过去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样,如果一个船从你这里窜过来,你以为船上有人,你骂“哎呀,你怎么开的?要撞到了……”结果船到了,你一看上面没有人,那你不就气消了吗?(对的)那不一样啊?反过来的,这叫“反证法”,反面来证实他的问题(我们用正面理解可能不太好理解,师父举个反面例子我们就明白了)

    ♪03216♪ NX2.04 做事情有相就会有漏,但不一定造成业障

    ♪03216♪ NX2.04 做事情有相就会有漏,但不一定造成业障

    Wenda20170604 36:39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里面经常说到“无相”“无为而为”,意思就是我们做了很多的事,做了之后产生了很多的想法,那我们产生的这个想法其实就是业障,是吧?

    台长答:要看的。产生的想法是正能量,好的想法,那就是善举;如果产生不好的想法,那就是恶念。每天每个时间人都会产生想法,只是你善良的想法多,还是恶的想法多(《白话佛法》里面讲了“无相”,就是说我们做每件事情,只要我们有“相”的话就会有业障,就会有漏,是吗?)对,会有漏这是真的,但是不一定造成业障。比方说,你今天做件好事,你告诉别人“我今天做好事了”,你就有漏了。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请人家吃饭,人家都从心里很感恩你,你用不着讲的。但是有些人请人家吃饭,“你看,今天要不是我请你们吃饭,你们好久没人请了吧”。你说说看是不是有漏?人家吃了都不说你好(像师父说的,我们一定“无相”到底,这样才能够进入空性)对啊。

    NX3 无相离相

    NX3 无相离相

    ♪03217♪ NX3.01 能够视人间的幻相为无相,已经到了境界

    ♪03217♪ NX3.01 能够视人间的幻相为无相,已经到了境界

    Wenda20171208 01:21:29

    女听众:师父,无相是在境界中体现的,对吗?无相,它就是一种……

    台长答:境界(完全是一种境界,是吧?)已经到了境界了。无相,没有这个境界它根本不可能能够视人间的幻相为无相的(明白了)

    ♪03218♪ NX3.02 任何境界不放在心中就叫离相

    ♪03218♪ NX3.02 任何境界不放在心中就叫离相

    Wenda20130405 25:51

    女听众:遇到一个环境、一个境界然后不住心,是不是就是离相了?

    台长答:如果任何境界不放在心中实际上就叫离相。离相,离开,就是离开执着了;不着相,就是我对每一件事情,我不觉得我真正地认识它,拥有它,那你才会真正拥有;你认为它是你的,你一定失去它。很多人就是的,以为老婆永远是他自己的,欺负她、骂她、讲她、逼她做事情,老婆一定跑掉了。因为你以为她是你的,你就失去她了。孩子也是的,你拼命地对这个孩子,这是我的孩子。到了最后这个孩子离开你了。这个孩子是菩萨的,我们要好好地对他好,要帮助他、要教育他,这个孩子得到帮助和教育以后,反过来会对你好。你越觉得他是你的私有财产,你越可能就失去他了(离相是不是对待所有的事情不仅是没有分别心而且是不住心,也包含没有分别心)对,你今天让我做再大的官,我也是这样;今天你不让我做官,我也是这样。人家好了那是人家的事情,我好了是我的事情。前几天看到台长的博客上有人留言:公司里有一个做官的位置,他自己还写了一句“我不着相”,就是“我不要,我不认为它是属于我的”这样他就不是过来了,否则他自己会很难过的(这个是出离人间烦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对,千万不要烦恼。

    ♪03219♪ NX3.03 去除“四相”是要去掉心中的虚幻之相

    ♪03219♪ NX3.03 去除“四相”是要去掉心中的虚幻之相

    Wenda20171124 08:20

    女听众:《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二十九篇《有因缘才会有果报》里提到,“人既然会着相,有感情,就要把这些着相去掉,否则我们就很难达到空思相。空思相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简单地讲,就是没有自己了,没有我相了,没有其他人的相了,看不见了,没有众生相了,全是平等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证悟空性。”请问师父,为什么把“无寿者相”单独提出来,它指的是什么?它不包含在前三相里面吗?

    台长答:每一相都可以单独提出来的,任何一相都可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实际上这个“相”是虚幻之相,叫你们抛弃你们心中的虚幻之相。四相只不过指四个方面,实际上最要你去掉的是这个“相”。你连自己都没有了,你哪来众生相啊?哪来寿者相?“寿”就是年纪大、老。有些人的确看人看相的。菩萨在《金刚经》中讲了,叫你们不要以为这个人的样子像菩萨,他就一定是菩萨;这个人样子像佛,他一定是佛。那你不是看“寿者相”了吗?(嗯)

    ♪03220♪ NX3.04 “破除我相”就是不要有自我,看别人要平等

    ♪03220♪ NX3.04 “破除我相”就是不要有自我,看别人要平等

    Wenda20180112 29:15

    女听众:《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十章《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提到“破除我相,无众生相”,请师父慈悲解释。

    台长答:这是《金刚经》里边的,“破除我相”就是不要有自我,看别人要平等,破除众生相。你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多看看师父的《白话佛法》,好好悟一点。你要想想看,一个能为别人做好事的人会有自己吗?一个人发脾气就是自私,这句话你承认不承认?(承认)因为你发脾气,你伤害了别人,你不管人家的感觉,你说说看,你是不是自私的人啊?(是)好了,所以学佛的人能有“我”吗?(不能有)无我的人才能为人民服务啊,无我的人才能为众生献身啊。整天为自己的人,我没面子了,我丢脸了,我怎么怎么的,为什么说我,我我我……为什么我没有啊?他为什么能成正果,我成不了啊?这些全部都是无明习气,明白了吗?(明白了)

    ♪03221♪ NX3.05 破四相没有顺序,见到什么相就破什么相

    ♪03221♪ NX3.05 破四相没有顺序,见到什么相就破什么相

    Wenda20180107B 42:10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开示过四无相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破四相是不是有顺序呢?

    台长答:没有的。其实你见到什么相就破什么相。举个简单例子,今天很多坏事都来了,这个人的坏事是人家叫他去偷东西,那个人的坏事是人家叫他去喝酒、去吸毒。那你能说人家来叫他吸毒了,“不行,我先过了我的不偷东西……”你没偷东西啊,你只是在吸毒啊,你马上就破掉你的吸毒的不好的相了。明白了吗?(破四相和心经讲的“五蕴皆空”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了。“五蕴皆空”也就是叫你看清楚,什么事情要看穿,看空了。不一样啊?(我感觉是有关系,但就是理解不透,师父一讲就明白了)

    ♪03222♪ NX3.06 往生后超脱六道,做人低调就是无相

    ♪03222♪ NX3.06 往生后超脱六道,做人低调就是无相

    Wenda20160717B 13:38

    女听众:上次我跟师父打通电话,师父在问答里面破例为一位同修看了一下,这位同修是一个小时过世的,师父看已经超脱六道了。这位同修的妈妈分享的时候,说她平时其实没有什么声音,也不怎么到外面度人、发书,她一般很低调,在家里修的,在网上有时候会度度人。我想问一下师父,像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修行当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就是度人、做功德要低调,不要很张扬?因为我现在看到很多莲花掉下来,很多还是一些共修组的组长,其实在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他们做很多功德,但是他们很多人莲花都掉下来了。师父,希望您能开示一下这个问题。

    台长答:做人应该是低调,就像做好事不被人家知道一样。你做了好事不被人家知道,你不就叫低调吗?叫无相布施。雷锋怎么会成为雷锋的?就是做了很多好事都不让人家知道啊。你天天去讲,“我做好事了”,敲锣打鼓啊,你说你这算做什么好事啊?这是一个。第二个,你看看,观世音菩萨都喜欢安静的、文雅的孩子,所以要稳定啊,要低调一点,做事情低调一点,不要搞得太高调,没意思(嗯)

    NX4 无念综合

    NX4 无念综合

    ♪03223♪ NX4.01 念念是佛,步步是道

    ♪03223♪ NX4.01 念念是佛,步步是道

    Wenda20160408 23:37

    男听众:师父,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晚上,同修突然有一个意念,出来一句话“念念是佛,步步是道”,感觉很殊胜,请师父开示一下吧。

    台长答:这白话都讲给你听了,每一个念头出来,不管什么念头出来,都是要念着佛,也就是说你的念头出来就要像佛一样,就要慈悲,要善良,要做好人,不能有一点点不如理不如法;“步步是道”,每一步走出来都要走在正道上,每一步都要走到佛道上。

    ♪03224♪ NX4.02 意念会主宰往生的去处,平时要修炼自己的意念

    ♪03224♪ NX4.02 意念会主宰往生的去处,平时要修炼自己的意念

    Wenda20171013 02:16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边提到意念会主宰你死后去的地方,所以人的意念很重要。为什么说等到死的时候一念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净土世界,而这个意念要靠平时修炼。请师父慈悲开示,我们平时怎么来修炼自己的意念呢?

    台长答:很简单了,你天天求观世音菩萨,每天求,求到后来什么效果出来了?脑子一想,观世音菩萨就出来了。像考试一样,平时考试考得都很好,那么你到最后总考的时候、终考的时候,你不就考得好了吗?你平时不念阿弥陀佛,等到要走的时候念阿弥陀佛,你说你念得好吗?就是靠你平时一直念阿弥陀佛,去除杂念,没有杂念,然后心里平静,到最后一下子就好了,对不对?(对的。师父,是不是我们快要往生的时候,最后的意念也是非常非常主要的?最后的意念想到“我要去观世音菩萨的身边”,这个是不是特别主要啊?)对啊,就是靠着你平时一直在想,你平时不想“我要到观世音菩萨那里”,你最后怎么想得到呢?比方说你心中有一事情特别重视,说“千万不要忘记啊,后天是生死关头,这个是大问题……”然后就不会忘记后天了。很多人为什么会忘记啊?“哎呀,对不起,我忘记了!”我告诉你,这个人跟你说“对不起,忘记了”,就是他对你不重视,对你重视他会忘记的?(嗯,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03225♪ NX4.03 外心内心,是相互感应的

    ♪03225♪ NX4.03 外心内心,是相互感应的

    Wenda20140815 01:20:48

    女听众:“如果说内心看着外心在起心动念,念头生灭不息,有时是没有,有意去起心动念的。可是不知为何,有些念头会无意中升起来呢?”

    台长答:很简单,外心内心,它是相互感应的。比方说内心的慈悲心,它会感应到外心,让你掉眼泪;那么外心,你看到的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仇恨的事情,会进入你自己的内心,进入你的八识、七识田中,然后让你生起一种瞋恨心,实际上这是相互感应的。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有“明明外心没有想,内心为什么会产生呢?”因为你前世很多的心已经进入了你七识田和八识田中,所以当你内心和外心呈一种感应的情况之下,内心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就会出来,听得懂了吗?(听得懂)

    ♪03226♪ NX4.04 “念念无念”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区别

    ♪03226♪ NX4.04 “念念无念”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区别

    Wenda20140704 01:13:21

    女听众:“念念无念”还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啊?

    台长答:当然有不同了,讲到底你们所有问出来的问题都是提到一个境界问题。“念念无念”就是念到后来已经没有念头了,那就是菩萨了。念念无念,“我什么念头都没有,我念经念到后来也没有念”,人家问你:“念过经吗?”“我没念过。”明白了吗?就是很正常了,觉得它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了(如果一边做家务,一边在念经,感觉好像不是在念经,嘴巴一直在动……)那就对了,那个就是初级的“念念无念”。先是“念经”的“念”,念念无念,这个“念念无念”实际上分两步走,第二步就是说你先念经好像没有念一样,念到后来你连念头都没有了,这才叫“念念无念”(这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不一样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小和尚是不用心在念,所以他没有效果;那个是用心念,念到后来自己都忘记了“我很用心在念”,听得懂了吗?(嗯,听得懂)比方说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做某一件事情认真得不得了——你在写书法,心很静的,完全融入在书法当中的时候,我问你人家过来看你,你就好像没有看见别人在边上一样的。

    ♪03227♪ NX4.05 净念相继的开示

    ♪03227♪ NX4.05 净念相继的开示

    Wenda20170407 58:03

    男听众:师父说,净念相继就是干净的念头不停地涌出来,好念头一个接一个。请问师父,如果我们要除去心中的恶念,让净念相继的话,是不是当恶念出现的时候马上忏悔,马上转到正念,转到好的念头上,每天这样不停地转化?

    台长答:对。净念相继很难做到,比方说,你刚刚帮人家洗了碗,马上又帮人家擦桌子,马上又帮人家收桌子,马上又怎么样,就是净念干净的念头、做好事的念头不停的。就像他们新加坡开完法会,突然之间觉得“哎呀,好像没事干了”,“哎呀,人像虚空了”,他们共修会干了两三个月,天天大家在一起就像在天上一样,非常开心,有弘法的力量。突然之间开完了,断掉了,就不行了,接下来又要想办法找到自己干净的弘法的历程。所以人要不停地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怎么样让自己不要断掉干净的念头,叫净念相继,就是不停地一个好事、一个好事……做到后来你就是个好人,因为你好事做得多,好人好事啊。你天天做佛、讲佛的事情、学佛……到最后你肯定上天做佛了。如果你做一百件佛的事情,突然之间做一件烂事,做一件阿修罗道的事情瞋恨,那你就不是完全的佛了,你是有漏佛了,要做个无漏佛啊(有漏也成不了佛,是吧?)有漏成得了佛的,小佛,天界里面小佛很多。人投人的话基本上投一个好人家,那动物投人的话,就投了一个很苦的人家。

    NX5 杂念邪念

    NX5 杂念邪念

    ♪03228♪ NX5.01 总有很多邪念、杂念的原因

    ♪03228♪ NX5.01 总有很多邪念、杂念的原因

    Wenda20170716A 43:03

    女听众:弟子给师父请安。我从小到现在都有很多的邪念、杂念、不好的意念。师父,是什么因缘果报让我会有这种念头呢?

    台长答:很多。第一,小时候,在成长发育的时候看到的东西不是太正;第二,爸爸妈妈身体再好的话,荷尔蒙太强也会造成欲望;第三,爸爸妈妈经常吵架,造成你对爸爸妈妈失去信心,就会想到另外再去找个人依靠,这个时候就会有非分的、意淫的意念出来;还有,上辈子如果没有好好修,这辈子很容易犯邪淫(谢谢师父。我平常给菩萨上香的时候不太愿意去,因为我真的很怕自己的意念不好。请问师父,这个举动对不对?)你如果觉得自己不干净,就站在边上好好静下心来。念经念到自己静了,觉得干净了,再去上香。不能说因为你不干净就不上香(好。我是不是应该多念诵小房子来消我的业?)心经,好好把自己心弄得干净一点。

    ♪03229♪ NX5.02 碰到事情发生会乱想就是妄念

    ♪03229♪ NX5.02 碰到事情发生会乱想就是妄念

    Wenda20140316A 33:55

    女听众:当您或者其他的高僧大德,有时候生病或者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是不会动的,别人也会觉得您是为众生担业担得太多了。可是当我们自己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就会乱想,“是不是自己造新业了?”“是不是哪里不如理不如法了,还是说旧业爆发出来受报了呢?”“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精进才化不掉这种旧业呢?”您说这些想法是不是妄念?该怎么对治?

    台长答:这个本身就是妄念。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一个人身上长一个小东西出来了,没有妄念的人说,“长个东西要洗洗干净,就说明这个地方可能好久没洗澡了,会长一些疙瘩出来”。如果有妄念的人马上想“唉呀,会不会生癌症啊,会不会怎么样,会不会人家咒我……”他都会想到的,那么他就是妄念纷起,然后这个人就妄想、就颠倒了、就乱想了,很多时候瞋恨心就出来了——“肯定是他弄我的”。实际上怎么样来对治呢?首先要正念,正念是什么呢?就是平时就不要乱想。碰到什么事情平时就不乱想,把人家老往好的地方想,碰到事情你就不会有妄念了。比方说今天你出门绊了一跤,正好有块石头,你很快地就想,“哎呀,我真的不当心,怎么石头在这里啊,我应该把它拿掉,否则其他人还会绊跤”。另外再想一想,“这给我一个教训,说明我躲过一个劫了呢”。这样都是往正念在想。如果不好的念头——“你看,一定是隔壁邻居在残害我呢”(不是那么想,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修得不好,哪里做得不对了?”)那一样,挖自己的话,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挖得太深,挖得太深叫执着。想象一下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理如法了,可以改正这是好的,但是挖得太深的话,你就伤自己了,因为你没有不如理不如法,正好是一个劫呢?不就出事了吗?(明白了)

    ♪03230♪ NX5.03 克服不了外界干扰说明六根还不清静,杂念丛生

    ♪03230♪ NX5.03 克服不了外界干扰说明六根还不清静,杂念丛生

    Wenda20140105A 04:18

    男听众:弟子学佛一年来,在外面念经,旁边有一个很吵的声音弟子就没办法继续念下去。请问师父:怎么样能够克服这样的干扰?

    台长答:都摄六根——六根要清静,就是这个道理。你现在还做不到,说明你“心”还不静,“意”还不明。等到一个人完全能够都摄六根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与他无关了,修到最后周围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说明你现在还是杂念丛生。而且敏感的人也能听到很远的地方,比方说这个人很敏感的,人家讲个话,跟你有什么关系?人家咬耳朵,你又怀疑人家在讲你了,这个就是“心不定”,听得懂吗?(听得懂,弟子惭愧,修得不好)嗯。

    ♪03231♪ NX5.04 拜师时杂念多,影响气场

    ♪03231♪ NX5.04 拜师时杂念多,影响气场

    Wenda20130728B 39:34

    女听众:师父,我想向您说对不起,因为拜师的时候我有那些赤裸裸全部犯罪的杂念。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都浮现在脑海里,很对不起师父,很担心我的莲花能不能栽上去?

    台长答:莲花栽上去了。每个人都有杂念,只不过你当时的杂念不应该出来,出来就影响你的气场,但是师父帮你们基本上都托得上去。是你对谁的杂念?(一些不好的、不想想的东西全部浮出来了)你有没想到对菩萨一些不好的意念?(不知道。我知道它是魔障,要妨碍我。我现在念经有时候一些不好的杂念全部浮现出来,我知道只要好好一直念下去一定会好的,我有这种信念。我祈求菩萨能原谅我,我一定会努力的)你已经有信心了。你是人,又不是菩萨,菩萨当然不会有这种意念,你是人有这种意念很正常。

    NX6 降伏意念

    NX6 降伏意念

    ♪03232♪ NX6.01 明白世事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杂念起时就能化解

    ♪03232♪ NX6.01 明白世事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杂念起时就能化解

    Wenda20170625B 01:57

    女听众:师父,我们在平常修行过程中有很多杂念,每当这些杂念或者不好的意念生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从心里去化解它们?

    台长答:第一,要多看师父的《白话佛法》;第二,要懂得世事无常。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是个过程,经常这么想:“我年轻的时候那些过不了的关,现在不都想通了吗?”你现在想不通的事情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也会想通了,你就经常想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会转化、变化的,所以你就不会这么难过了,就不会想不通了(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说,求菩萨的时候要求菩萨加持我们的根性。在杂念突然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在心里跟自己说:“我们自己的根基处于六道之外的,所以这些杂念本不属于自己。”不去理会那些杂念?)这可以,只是讲的时候,境界讲得更高一点更好:“菩萨,我现在正在学着开悟,所以觉得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如理如法,跟我们的本性、良心差得很远,请观世音菩萨能够慈悲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拥有般若来辨别这个世界上的善和恶、真与美。”

    ♪03233♪ NX6.02 根除不好的念头没有特殊方法,靠坚持守戒淡忘

    ♪03233♪ NX6.02 根除不好的念头没有特殊方法,靠坚持守戒淡忘

    Wenda20151009 38:31

    男听众:有的人以前看过不健康的图像,现在念经时脑子里突然出现以前不好的图像。请问,怎样可以根除在脑海中的这些图像?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根除”没有特殊方法,就是要长时间地不看,慢慢地彻底忘了,你才会越来越淡忘。一样东西你彻底根除靠什么?看都看不到,想都想不起来了,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时间长了你连这件事情都想不起来了,那么就根除了(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234♪ NX6.03 起不好的意念时,不要去联想,念头就不生

    ♪03234♪ NX6.03 起不好的意念时,不要去联想,念头就不生

    Shuohua20170714 26:39

    男听众:师父,现在随着我们修行的深入,发现自己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意念,这种意念会来得很突然,自己觉察也比以前快了很多,但是有时候这种情况反复得很厉害。应该怎么样加强克制?或者怎么样把它化解?

    台长答:怎么样去克制意念突然间生出来,就是经常不要让它生出来,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你经常碰到事情就想,碰到事情就想,你慢慢地碰到事情就会想,意念就出来。一念虚空,那么人境界就上去;杂念一生,那么人就下去。用什么方法来克制呢?今天突然之间看见一个人了,“你好”,好了,打过招呼什么都忘记。不要想“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这个人过去怎么样”“我过去怎么认识”……不要去联想,念头就不生。学会自己无念,什么事情不要有念头。你经常养成习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以了(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有时候看见人就会想更多的东西,这种联想(是的,就是这种联想)实际上想出来的就叫杂念,联想就叫杂念(对。就是这种情况经常会烦恼着我们,我们也知道不好,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控制不住那就是动物,控制得住那叫人(好的,师父。我们一定要好好向师父学习)要没感觉。不得了了,一看见人多了,马上要面子了;一看见怎么样了,马上就要怎么样了;看见一个女孩子好看一点,坐,坐不住,站,站不住的。这种都是“无良产品”,这些都是“自然灾害”,必须克制(好的,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守住自己的根本,不要去乱思乱想)

    ♪03235♪ NX6.04 意念难降伏时,可先转成好的意念,再克服

    ♪03235♪ NX6.04 意念难降伏时,可先转成好的意念,再克服

    Shuohua20161216 16:06

    女听众:师父,现在有很多同修动不动出来一些不好的意念。不管是哪种欲望的意念,降伏这种意念也是一种修行的功夫和提高境界的方法,是吧?降伏意念,师父教导我们要收回来,得把这个不好的意念删除……

    台长答:降伏意念就是修行方法的一种(因为有很多人控制不住,控制不住这个意念一起,就要把它降伏住,然后是不是转念,把他的意念转成一个好的意念,这样不顺着它走,就能克服掉?)讲得很好,你总算讲对两句了。好好降伏意念吧。

    ♪03236♪ NX6.05 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就要在平时不要去想

    ♪03236♪ NX6.05 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就要在平时不要去想

    Wenda20150906B 11:29

    女听众:请问师父,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越是叫自己不要去想的事情越是会去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这种念头?

    台长答:控制不住就是想得太多,平时就不去想它,你就能控制住。平时一会想一会想,到时候叫连锁反应。比方说你现在想一个男的明星,你一会想到他的歌,一会想到他的歌,你很快就会想起他来,你把他的歌什么都忘记,你还会想起他吗?(意念会自己跑出来怎么办呢?)跑出来就是因为平时啊,平时太多了才会跑出来,平时不去想它怎么会跑出来啊?你在仓库里没有储存,你仓库里怎么会有啊?跑出来就是因为你仓库里有啊(那是不是也跟这方面的业障有关系呢?)都有(好的,感恩师父!) 

    ♪03237♪ NX6.06 有妄念杂念时的解决方法

    ♪03237♪ NX6.06 有妄念杂念时的解决方法

    Shuohua20141128 02:38

    女听众:当有妄念、恶念、杂念出现的当下,应该怎么对治?不管它、转移目标或者拿出护身符来看一看,哪种方法更好?

    台长答:如果有妄念、杂念的时候,最好对着天空看一看。让自己的心和天上先接上气场,然后在心中想着观世音菩萨。看一看护身符什么都是好的,能够看一看观世音菩萨,把菩萨的相印在脑海里,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想做一件坏事的时候,他拿鬼的样子看一看,那就无所谓了,就像鬼一样地活着了,他就去赶快做坏事。你看那些抢银行的人,为什么戴的面具都是鬼的面具?他戴个菩萨的面具敢去抢银行吗?呵呵,这个就是一种光,佛的光照着,他就不敢做坏事。

    ♪03238♪ NX6.07 念经许愿做功德来克制私心杂念

    ♪03238♪ NX6.07 念经许愿做功德来克制私心杂念

    Wenda20140815 01:24:48

    女听众:师父,如果要时时观照外心的话,在有念头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要有意去克制?用短经、短咒填满零碎的空间和时间,不让杂念有生存的空间,平时多念心经,多看《白话佛法》,多做一些菩萨的行为,起心动念都是为众生,这样子想可以吗?

    台长答:哎呀,exactly![太对了]就是说你这个人已经开始进入悟性当中了,你这个人今天能讲出这些话,说明你已经很有悟性了。就是人不能在脑子里留有那些空间,让那些私心、那些杂念,这种我们说的“污泥浊水”在你心中留下半点不干净的东西,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它?就是念经、许愿、看《白话佛法》、做善事、做功德来弥补它,不让自己的心有半点空间,可以留有这种让你五欲六尘进入的空间。

    ♪03239♪ NX6.08 有不好的念头马上止念,念七佛

    ♪03239♪ NX6.08 有不好的念头马上止念,念七佛

    Wenda20121109 07:07

    女听众:比如说我有不好的意念,请菩萨帮我消除这个孽障,马上就念七佛灭罪真言是吗?还是说有个意念就可以了呢?

    台长答:如果在几秒钟当中有一个稍微不大好的意念,马上脑子里就纠正“哎这个不可以的”,这个意念没有成熟,不会成为一个业障的。动过一个脑筋之后让你久久不得忘怀,觉得“哎呀我这个事情怎么会这么想?我做错了”,好,这个时候已经有业障形成了,你就必须念经了(噢。如果有不好意念,我马上念几遍七佛灭罪真言,可以吗?)可以可以。

    ♪03240♪ NX6.09 迅速转变观念,不被负面情绪所扰需要智慧

    ♪03240♪ NX6.09 迅速转变观念,不被负面情绪所扰需要智慧

    Wenda20160624 46:12

    男听众:师父,怎样才能在不愉快或者不顺利的事情发生后迅速地转变观念,把它放下?

    台长答:那就是要智慧了。师父就能做到,我很不开心的时候,我可以在几秒钟之内马上笑得出来,马上就想通。因为什么?因为我都知道,我今天就是有一点点不开心,我也是为了众生,我不是为自己。等到我为了众生,我讲过了,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不会再把这种别人不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中来让自己生气、难过、受苦(师父,您是很快,那我们怎么样马上就转变?)锻炼,就经常把几个观点常存在脑海里。比方说人家骂你了,你生气了,你马上就想:“哎呀,我是学佛人,我气什么?”第一句话。第二:“哎,他这么造孽,我不造孽。”第三句话:“他能把我气成怎么样?我不生气,你拿我怎么样啊?”好,这三句话记在心里。一碰到人家骂你,生气了,三句话出来了,马上就不生气了。

    ♪03241♪ NX6.10 压制邪念、恶念,不会激怒灵性

    ♪03241♪ NX6.10 压制邪念、恶念,不会激怒灵性

    Wenda20160306B 55:33

    男听众:师父,我们有邪念、恶念时,要强迫自己转念,感觉在和另一个自己作斗争,而这个自己就是灵性,我们强制性地把恶念、邪念压下去,会不会激怒灵性更加报复我们?

    台长答:这个不会的。因为邪不压正,你用菩萨的正能量来压制你身上的邪念,它就是要反抗,你也把它打下去了。

    NX7 善恶不思

    NX7 善恶不思

    ♪03242♪ NX7.01 善恶俱不思,方证菩提身

    ♪03242♪ NX7.01 善恶俱不思,方证菩提身

    Wenda20131101 57:40

    女听众:《白话佛法五》的第208页有这样一句话“善恶俱不思,方证菩提身”,下面还有一句话“要和慈悲心是分开的,这是两个概念”,这两句话我实在理解不了。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必须去想一想才能看到它好不好啊……

    台长答:善恶俱不思,在人间有什么善和恶的,都是因果关系。今天说好的事情,过几年是坏的呢?今天说坏的事情,过几年是好的呢?人间不就是因果嘛,哪有什么善恶(可是,我们遇到一个事情的时候,还是要思考一下是好是坏,才判断去做不去做啊)“俱不思”就是叫你不要去想,随缘。你根本没到那个境界,所以你看了《白话佛法》都稀里糊涂的。举个简单例子:今天有一个人把这个人杀了,这个人上辈子把今天杀他的人杀了你知道吗?你说谁对谁错?佛教界来讲就是因果,因果是定律。谁对谁错啊,拿人间的想法去看因果你怎么看得懂啊,为什么他有钱你没钱?为什么他生病你不生病?为什么他生得出孩子你生不出?为什么他离婚你不离婚?因果!不要执着啦,先好好地把自己身体弄好。而且佛法的东西嘴巴不能乱讲的,老把佛法的东西拿来辩论,再去讲,很伤道行的、很容易触犯天规的。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去跟人家争的,他靠自己“悟”。“这句佛法过去不是这么讲的……”什么叫邪?很多人拿自己学的东西去验证别人,拿自己学到的一点皮毛老去讽刺这个、批评那个法门,这就是邪。你看台长直到今天讲过别人法门好坏吗?我从来不讲,有什么好讲的。人家法门是人家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批评人家邪了,因为你的心里邪了,所以你才会批评人家,哪个高僧大德老批评人家的?今天敢到处讲人家不好的人,这个人就是邪,邪法!(是)单位里一个人整天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人是正的吗?好好的谁会这样做?说这个不好说那个不好,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你说这个人在单位里是不是邪人啊?自以为学了点佛法,把全世界的人说得都是邪,眼睛里把人家看成邪的人,首先他是不是邪的?他自己站的位子不对,他看人家都是歪的(明白了)好好学啦,佛法是很深奥的。

    ♪03243♪ NX7.02 用善恶皆不思的观念,对待人间的善恶

    ♪03243♪ NX7.02 用善恶皆不思的观念,对待人间的善恶

    Wenda20141214B 30:11

    女听众:我们学佛看到很多事,台长就教导我们要没有感觉(看开)对,都要看开,都要没有感觉。但是如果看到人间的一些丑陋的德行,是不是也要做到完全没有感觉?同样,如果看到应该看见的人间的一些优秀的品德和善良行为,心里有一种赞叹、共鸣,是不是也要做到没有这种感觉呢?

    台长答:这是要看你修行的成果了,如果你对人间的所有东西都有感觉,那说明你还在人间;如果你修到高一点的位置,那你对人间慢慢地很多东西放下了,你知道这是人间的因果,那你就不会有感觉了。好的坏的都是因果,因果就是有因就有果,明白了吗?(哦)等到你最后修到佛了,你就知道这些因果虽然是因果,但是我要救度他们,不让他们有因果,那你就是能够接受这个因果来帮助别人,明白了吗?(哦,明白。比如说看到一些佛友不良的言行,甚至是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善意地指出,还是最好是由台长或者高僧大德去指出?)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自己觉得修得还不好,他不听你的话,说明他跟你因果很重,那你去指出,非但他不接受,还跟你做冤,你说你要不要指出啊?(对对对)你就不要指出了吧?(嗯嗯)那你可以用妙法你告诉台长,台长来指出他,他因为看见台长服,所以我讲他,他就不会这么讲,对不对啊?(哦)如果你觉得你跟她好姐妹,两个人修得非常好,那你跟她讲一讲有什么关系啦?(嗯,好的。那如果是跟台长说会不会又造了一个孽?因为是去讲别人不好)那要看你的发心了,如果你存在一种发心完全是真的要为他好,那你就不存在有这种业障。举个简单例子,有一个人要造庙,他的庙完全是为了发财的,就为了收人家功德费的,那么等他的庙造好之后一直香火不旺,因为没菩萨来,求了半天不灵,谁来啊?还有一种人,就是说根本没有这种心,就想有一个庙能够让大家来磕头,能够菩萨来跟大家沟通,所以这个庙香火旺得不得了。

    ♪03244♪ NX7.03 用善恶不思的境界去处理人间事可能会找麻烦

    ♪03244♪ NX7.03 用善恶不思的境界去处理人间事可能会找麻烦

    Wenda20160527 01:34:59

    男听众:师父,我们在人间还没有达到某一佛法的境界时,比如说“不思善,不思恶”,就先尝试用这一境界去分析处理人间事,是属于攀缘还是加速境界提升的方式?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长答:这个有点麻烦,因为你没到这个境界,你处理人间这些事情,可能会找麻烦。“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在人间的境界啊,那是已经到了菩萨的境界了。你现在用菩萨的境界到人间来,那当然是最好,你如果在庙里就可以,问题你还要接触社会的。现在孩子问你:“妈妈,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你说:“不对,也不错。”孩子说你脑子坏掉了(对对)你必须讲出来对和错,这是人间的,然后你要帮他分析,讲到最后你告诉他,这个事情,因为你这样所以才会造成这样,所以虽然这件事情是他不对,但是你以后要注意,不要跟他怎么样,他也不会做错这个事情。你要把道理讲给他听,那才叫“不思恶,不思善”。

    ♪03245♪ NX7.04 “无念”是境界,“有念”是脑子里还有善恶

    ♪03245♪ NX7.04 “无念”是境界,“有念”是脑子里还有善恶

    Wenda20150705A 28:10

    女听众:“无念”不是说一点念头都没有,就是说对不好的东西不要有念头对不对?

    台长答:不对。“无念”是到了这个境界之后才会有无念的,你现在没有这个境界,你还是“有念”。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一个老人家要摔倒了,一个人有念:哎呀,我要把他搀扶起来,我要学菩萨,我要慈悲。然后把他搀起来了,那这个人算不错了吧?算不算有念啊?有念,有的是善念,很好吧?那我告诉你什么叫“无念”好吗?想都别想,看见老人要摔下去了,马上把他扶起来,你说哪个更好啊?(那肯定是无念)无念的话,你的善良的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在你的内心深处了,所以你做好事根本想都不要想,你做出来都是好事,你一定是个好人。你想一想的话,说明你脑子里还有善和恶的区分,所以这个“无念”好不好啦?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

    ♪03246♪ NX7.05 善念恶念的力量取决于心中佛性魔性的比例

    ♪03246♪ NX7.05 善念恶念的力量取决于心中佛性魔性的比例

    Wenda20180107B 22:10

    女听众:您有一次开示讲过善念的力量非常大。想问师父,应该是善念的力量比恶念的力量大吧?邪不压正,对吧?

    台长答:希特勒当年的魔性力量大不大?(大)为什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到过吗?(对,就想问这个)告诉你,在你心中魔性占的比例大,就是魔性占据你的心,你就是魔性大,恶念的力量大;如果你心中的佛性占的比例大,那你就是佛性大,你善良的一面就多(明白了)

    ♪03247♪ NX7.06 欢喜心会有贪心出来

    ♪03247♪ NX7.06 欢喜心会有贪心出来

    Wenda20150705A 29:35

    女听众:师父,我们人有七情六欲嘛,在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人或者物,我们就会生起欢喜心,但是这种欢喜心并不是想去占有,那么这种起心动念会有业障吗?

    台长答:没有业障。但是经常有这种欢喜心,就会有贪心出来(哦。那还是要修炼,不要动心)那当然了,修到后来什么都不动心。你说一个男的……你老公看见女孩子都很好看,他又没想去占有人家,你同意吗?(呵呵)师父现在跟你讲话,你听懂了吗?我举例子告诉你,师父是举例子大王,呵呵(是的)我一个例子可以让你马上开悟、马上明白(师父太伟大了!)这是你说的啊,不是我说的(当然了,呵呵。师父,一个人的财富决定了一个人在人间福报的大小,对不对啊?)对(比如说他有几年的工作啊、健康的身体啊、幸福的家庭啊……那么,对这些有福报的人来说,怎么保证自己不会随波逐流呢?比如说长时间地保证自己的心不要有贪执?请师父开示)怎么样不要有贪?怎么样不要随波逐流?很简单,第一,心不要动;第二,不要被人间一切利益、名誉所诱惑。如果你今天看见这个东西好了,你的心就开始动了。所以,很多人做广告拉住人家心理,说“心动不如行动”,因为你心动了,你才会有行动;你心不动,你不会有行动。就像你们谈恋爱的人一样,你看见这个人你喜欢了、心动了,你才会有行动;你喜欢都不喜欢他,你怎么会有行动啊?我现在举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了)

    NX8 念念无念

    NX8 念念无念

    ♪03248♪ NX8.01 念念无念是心中要修为的主要方法之一

    ♪03248♪ NX8.01 念念无念是心中要修为的主要方法之一

    wenda20130623A 17:12

    女听众:关于念念无念的问题,您在白话佛法里举了一个例子,杂念特别多时,有时候把念头集中到看电视上,再慢慢从看电视转到学佛这个事情上。有的时候我们在佛台前念经杂念很多,反而走路或者干一件别的事情,边干边念倒是没有什么杂念,都不知道自己念什么。这个和您说的念念无念还是不一样的,对吧?

    台长答:应该是一样的,念念无念是心中要修为的主要的一个方法,而用什么方法做到念念无念是另外一个概念,那是一种妙法。实际上对不同的人适应的方法就是各种法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这个妙法用在身上,对你适应的、最适合你的,那就是你的方法。你如果走一走路,能够脑筋很干净、没有杂念,那你就应该一边走路一边念经,一边干活一边念经。看电视只不过是台长举个例子,有些人看电视思想先集中了,集中到某一个点上,然后从这一点再慢慢地开始念经,这是一个方法,不是说这个方法就适合所有的人,对你就不适合。如果你觉得走走路就能够消掉杂念,那就更好(您也说过念经要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念到哪一句)这也是方法,不一定的。有些人根本不用听到自己声音,有的人是用心声的,像师父念经的时候,我的心里声音你们听不见的,我用不着出声音的,我心里在听自己的声音。比方说,小姑娘你说,“我今天想shopping去。”但是你心里又在想,“今天下雨,我不去了吧,外面冷得不得了。”那么你听到的是谁的声音?是不是你的声音?你嘴巴出声音了吗?没有,那就叫听到你的心声,念经是听自己心的声音。一些思想不能集中的、修得比较差的、境界不是太高的,他可以先听外面的声音,用这种声音来集中思维,跟师父刚刚讲的,看电视然后再慢慢集中不就是一个概念吗?(是的,师父)

    ♪03249♪ NX8.02 在生活中做到遇事不住心

    ♪03249♪ NX8.02 在生活中做到遇事不住心

    Wenda20170818 01:04:05

    女听众:念念无念,就是让我们做到没有念头,遇到事不住心。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训练自己一点点地做到不住心呢?

    台长答:天天不住心,时间长了就不住心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往心里去,所以人家经常讲一句话:“哎呀,我讲的话错了,你不要往心里去啊。”就叫不念,这就是无念的开始啊。不要常住在心,把好的东西住在心,把不好的东西全部不要住心。

    ♪03250♪ NX8.03 好事做得已经不认为是好事,是念念无念的境界

    ♪03250♪ NX8.03 好事做得已经不认为是好事,是念念无念的境界

    Wenda20160403A 20:36

    女听众:师父,我们学佛念经、修心修行,怎样的境界才达到念念无念?

    台长答:好事做得已经不认为是好事,出来就做好事,这就叫“念念无念”。

    ♪03251♪ NX8.04 什么念头来了都无念,叫念念无念

    ♪03251♪ NX8.04 什么念头来了都无念,叫念念无念

    Wenda20170915 33:02

    女听众:同修想问,“无念”是不是就是第六意识分别心没有了,连阿赖耶识的妄想心也没有了?

    台长答:无念,就是叫你们能够保持自己清净、寂静,那么应该是到很深层的修心境界了,很高的了。很高的深层境界的话,你就会无念,什么念头来了都无念,叫念念无念。这个应该是在阿赖耶识和第九意识的当中了(师父,怎么样做到彻底无念呢?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到菩萨界,你就彻底无念了。你现在还在人道,你怎么可能做到彻底无念呢?(师父,是不是经常说妄语的人念头就会特别多啊?)对啊,你想想看他整天说妄语,他念头就特别多。

    ♪03252♪ NX8.05 念念无念是意识上的无念,念经是行为上的无念

    ♪03252♪ NX8.05 念念无念是意识上的无念,念经是行为上的无念

    Wenda20171015A 43:12

    女听众:关于念经的一个问题。以前师父开示我们念经的时候,嘴巴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要听得清清楚楚,心里要明明白白。《白话佛法》第二册45篇里讲到,无念就是有念、无德就是有德。这篇讲的就是念念无念。说道,念经的时候,就是自己在念,好像有念,念念念到后来就没有念头了,这个叫无念学佛。同修想问,我们有时做事的时候念经念得比较快,念的时候也不知道念的经文是什么意思了,念了像没有念一样,这也是“念念无念”吗?

    台长答:如果念到后来自然地在念了,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上的念念无念,就是说不是意识当中的,是行为上。因为“你在念经”这是一个行为,念经成为一个行为。如果你心里自然出来的东西,那就是念念无念。比方说人家摔倒了,你想都不想就去扶他,和你想一想再去扶他,一个是有念,一个是无念,明白了吗?(是。就是有时做事情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在念经,自然而然就把经文念出来了,有师兄看到提醒后才知道自己是在念经。这就是达到了念念无念,是吗,师父?)对。你已经念经念得就像你梦中碰到不开心的事情,人家追你了,你第一个想到“观世音菩萨,救命啊!”马上念大悲咒,你这个已经是念念无念了。你的念头已经储存在你的八识田中了,只要碰到这个意念,马上就跳出来,叫自然成型的一种念经法。我们说念念无念就是这样,是自然形成的(对,经常晚上做梦的时候,梦中在念经了,醒了都还在念)哎哟,这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了,很好。

    PT1 综合阐述

    PT1 综合阐述

    ♪03253♪ PT1.01 智慧的不同境界,智慧的人知进退,善攻守

    ♪03253♪ PT1.01 智慧的不同境界,智慧的人知进退,善攻守

    Shuohua20161028 13:54

    女听众:师父,您经常开示我们要念经增长智慧,但是智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境界的人听到师父说“你要念经长智慧”,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个智慧的不同境界,是否增加智慧也要一个一个台阶地走?

    台长答:智慧实际上有人间智慧和佛的智慧、菩萨的智慧。其实这个智慧笼统地来讲,就是一种超出你本人所能应付社会的粗略的概念,也就是说你现在在社会上应该这么做的,那不是叫智慧。我举个例子,你说人的粗略概念是什么?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对不对?但是要看你吃什么东西的,你要吃营养的东西还是吃垃圾食品?比方说,我说你有智慧,要看你哪个级别的,学生的智慧,那就读书读得好一点。但是我们呢?要超出六道的智慧,那就不一样了。“智”是什么,“智”是往前进步;“慧”那是懂得往后退,要守住。“智慧”,一智一慧,就是一进一退,所以智慧的人就是能进能退、能守能攻的人,这种人能够让自己心中圆融。一个能够让心中圆融的人,他是能进能退的。一个家庭要能够维持下去,老公发脾气了,老婆要懂得忍耐;老婆发脾气的时候,老公要懂得忍耐。相互一谦一让,有时候要提醒,有时要怎么样,它是靠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靠着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原有看法。比方说你原来的看法做出这些事情做得不好,你就提升了,“哦,我下次不能做”,实际上这就长智慧了(嗯)很多人就是“猪撞南墙不回头”“我吃过苦头了,我再这样,我再这样”“我脾气改不了的,我要找个女人一定顺着我的”……好了,最后没有一个女人跟着他时间长的。你要改变自己才叫智慧,明白了吗?(明白,感恩师父)

    ♪03254♪ PT1.02 境界不同,智慧也有区别

    ♪03254♪ PT1.02 境界不同,智慧也有区别

    Wenda20160403A 27:20

    男听众:师父,法布施会开智慧,看《白话佛法》会开智慧,心静会开智慧,化解烦恼生智慧,菩萨加持开智慧……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些智慧有区别吗?

    台长答:智慧当然有区别了,有大智慧有小智慧,有的是人间智慧,有的是菩萨智慧,有的是般若智慧,小聪明也叫智慧,不一样的。这个境界不一样,开出来的、做出来的、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这个智慧怎么开就看你的境界多高。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有智慧,我把智慧比作知识,所有的人都有知识,你是小学知识,你是高中知识,你是大学知识,你是教授的知识……你说能一样吗?(菩萨加持开的智慧,是一种什么智慧,是般若智慧吗?)菩萨加持给你开智慧当然是菩萨智慧了,但是问题你开了之后你用到人间去了,那么就变成人间智慧了(如果菩萨加持开的智慧,用到弘法上面是什么智慧?)那么就是菩萨智慧,在救人。

    ♪03255♪ PT1.03 戒、定产生的智慧与慈悲心产生的智慧的区别

    ♪03255♪ PT1.03 戒、定产生的智慧与慈悲心产生的智慧的区别

    Wenda20160617 57:37

    女听众:师父好!弟子给师父请安。请问师父,因为戒和定产生的智慧和因为慈悲心产生的智慧,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呢?

    台长答:慈悲心产生的智慧那是以慈悲为基础的智慧,这种智慧叫无上智慧;如果用戒和定,那是人间的智慧,是修成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还是不够圆满,还是有欠缺的。

    ♪03256♪ PT1.04 开悟的傻与不开智慧的傻区别于内在的精神和灵魂

    ♪03256♪ PT1.04 开悟的傻与不开智慧的傻区别于内在的精神和灵魂

    Wenda20150927A 28:35

    男听众:师父说:“菩萨都是很简单的,修行修到晚年的时候人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老实,会越来越变得善良,这种简单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那与凡人智慧不开的简单,这两者之间我们如何区别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台长答:呵呵,这个很傻啦,你想想看,我问你一句话,比方说一个有智慧的人笑呵呵的,和一个傻瓜笑呵呵的,你说有没有区别?哈哈……(嗯,有区别)一个人的脑子不好的傻笑傻笑,和一个什么都明白的人笑呵呵,你说是不是不一样啊?(哦,不一样)就这个道理啊。所以,一个人要明白这些道理,大智若愚者,你是教授,你不跟人家吵架,和一个傻傻的人不懂得跟人家吵架,那也是不一样的。对不对啊?(是的,明白了)所以,修到最后大智若愚,对人间看穿看破,他根本不想在人间再制造任何的……给自己心中制造更多的烦恼。所以他根本不会跟人家吵架,他到最后什么都看穿、明白了,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很多爷爷奶奶要走之前,都会说:“爷爷,你这个东西我好喜欢啊!”“拿去吧,孩子。”“爷爷,这个东西这个金子的,你用了一辈子了,你能不能给我啊?”“孩子,拿去吧。”为什么啊?爷爷不知道这个东西珍贵啊?这是金子做的啊,为什么?很简单了,因为爷爷想通想明白了,他是大智了,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他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所以人间的一切物质对他来讲全是空的。你想想看,他这种可爱,孩子还说:“你看爷爷傻傻的,把这么好的宝贝都给我了。”你说爷爷傻不傻?(不傻不傻)好了,就明白了,呵呵(好,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03257♪ PT1.05 意念与灵感的区别,意念是念头,灵感是智慧

    ♪03257♪ PT1.05 意念与灵感的区别,意念是念头,灵感是智慧

    Wenda20131213 57:12

    女听众:台长,意念跟灵感有什么区别?

    台长答:当然有区别了,意念是你臆想出来的念头;灵感是突然之间菩萨给你的一种智慧、感觉。智慧感就是灵感(就是灵感带有智慧了?)灵感是智慧,本身就是你想到人家想不到的事情了。很多做生意的人为什么会赚钱?他有灵感啊。什么叫意念呢?意念想错了也有的。人家邻居骂你一句,你的意念一想“你骂我,好,我下次给你点颜色看看”,这叫意念。如果是灵感:“他骂我,哎哟,他对我有意见了?邻居关系要搞好。好啦,马上要到圣诞节了,我送他一点礼物。”这不就解决问题了,这就叫灵感(意念是不是来自自身啊?)当然了,意念是来自于自身,是在我们的六识田中,就是在你的八识田以外,还没有进入你的心田,对外界六尘所产生的一种对应、感应,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产生出来的感应,不一定是对的。就像你看见马路上这个人在打人,你在边上肯定很恨打人的人(对)但是你不知道他刚把打他的人的家人全杀了,你知道的?这就是六尘所染给你的感应(明白)

    ♪03258♪ PT1.06 灵感就是一种觉,觉悟之后才会有智慧

    ♪03258♪ PT1.06 灵感就是一种觉,觉悟之后才会有智慧

    Wenda20130310B 33:47

    女听众:有智慧才能有灵感吗?

    台长答:当然,有灵感的话才会有智慧,因为灵感是一种觉,就是觉悟的“觉”,有感觉才会有灵感,现在你们年轻人谈恋爱不是动不动说:我跟他没感觉嘛?!(嗯)有感觉之后你才会慢慢开悟。你你拜佛之后学心灵法门了,一求就灵了,那你有感觉了吗?有了。然后你才开悟,噢……原来拜佛可以让我这样,让我那样啊,那你不就开悟了吗!(嗯嗯)

    ♪03259♪ PT1.07 后得智的概念

    ♪03259♪ PT1.07 后得智的概念

    Wenda20180304A 02:37

    女听众:师父,您在之前的节目录音中开示,您说袁了凡属于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将来在天上的元灵会越升越高。请师父开示一下,什么叫后得智呢?

    台长答:就是根基不是太深,但是靠现世、今世的修行所为,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境界,是这样的概念(明白了。同修们问怎么修得后得智?比如写咱们法门正能量的文章,并总结、传授妙法等等,让更多的后人看到我们的法门殊胜,这属于后得智吗?)那当然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受益吗?(受益)你自己受益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得到这种智慧,所以你帮助别人就是自己在得智慧,明白吗?(明白。师父,我突然想到诺贝尔奖是不是也属于后得智?他留给后人……是这样吗?)像这种,他是属于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奖项来激励后人,创造更多为人类作贡献的这种能力,他也是激励众生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我觉得他也是个智慧(明白)

    ♪03260♪ PT1.08 转识成智的诠释

    ♪03260♪ PT1.08 转识成智的诠释

    Wenda20180304B 51:45

    女听众:请师父举个白话的例子,让我这个愚昧的弟子理解“转识成智”,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转识成智”还不懂啊?(没有,我这里……“转识成智”,对)你听我讲还是听你讲?你现在就叫没有“转识成智”,你现在这个意识以为师父不知道,这个叫意识,你自己不知道,现在以为师父也不知道。你有智慧,就应该马上意识到:“哦,这个事情我只要问了师父,师父马上就会回答我了。”这就叫智慧,这不就叫“转识成智”?(是。在佛教四大佛的智慧里面,“成所作智同圆镜,妙观察智见非功,平等性智心无病,大圆镜智性清净”,请问师父,这四大佛的智慧里面的意思是什么呢?)你要叫我帮你上课?(不是。师父,是这样子的,对不起,刚刚电话里面声音太小了,所有我没有……)你现在讲话找理由,你本身就叫没智慧(是的,对不起,师父)永远不要去为自己辩解,听不懂啊?(是的,弟子修得不好)“大圆镜智”,你心中有没有镜子?镜子像智慧一样,照到什么你的心中就有什么。这个我在很多书上都写的,好好地把《白话佛法》看一看,看不懂的大家一起商量。你要记住了,一个人的智慧是悟出来的,也是修出来的。到底修还是悟呢?又悟又修,并不是单单修,也不是单单悟,要心中明白。你的意识出来,如果意识只是意识,没有智慧,那就叫单纯的意识。比方说今天看见一盘菜,你的意识“这是一盘菜”。你把它转识成智,把这个意识转成智慧,“那是我妈妈给我烧的,我妈妈花了很多心血,我妈妈是为了今天对我好,照顾我,妈妈对孩子是无边无际的爱”,你是不是有智慧了?是不是把你的意识转换成智慧了?(是,听明白了。我们要学佛智慧,是不是要把我们的五意识、六意识、七意识和八意识转换成智慧呢?)你天天是不是在转意识?你现在打电话跟师父学是不是要转意识?(是)你过去对人间的看法是你初浅的意识,你现在跟着师父你知道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这不是叫转意识啊?(是)你现在第七意识、第八意识也好,第九意识这是最深层的意识,不管什么意识,就是要靠你用智慧来转。那个智慧是什么?在哪里?《白话佛法》里边有吗?(有)跟师父打电话有吗?跟同修共修有吗?(有有)度人的时候你会悟出很多道理,这不叫智慧啊?现在明白了吗?(弟子明白了。弟子修得不好,请师父原谅)



    保存本页二维码
    扫码进入